
余明辉,媒体特约评论员。
文丨■ 余明辉
金融促消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只有把金融促消费“路线图”变成落地“施工图”,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才能让金融“活水”真正滋润消费市场,激发消费活力,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
为推动大力提振消费,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门对外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出19条举措,聚焦消费重点领域和环节,强化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金融供给,更好满足消费领域金融服务需求。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消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金融促消费更是被寄予厚望。此次金融机构推出的一系列举措,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消费市场的新大门。
消费贷款秒到账,解决了消费者资金周转的难题,让那些想买却暂时没钱的人能够提前实现消费愿望;信用卡消费打折,降低了消费成本,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以旧换新叠加优惠,不仅推动了消费升级,还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这些举措就像一颗颗石子,投入消费市场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然而,有了“路线图”还不够,还得有“施工图”,得把这些举措真正落到实处。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金融促消费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部分金融机构在推广消费贷款时,存在审核不严、风险控制不到位的情况,导致一些消费者过度借贷,陷入债务困境;一些信用卡优惠活动宣传得天花乱坠,但实际执行起来却大打折扣,让消费者感到失望;以旧换新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流程繁琐、补贴发放不及时等情况,影响了消费者的参与积极性。这些问题就像路上的绊脚石,阻碍了金融促消费“路线图”的顺利推进。
要把金融促消费“路线图”变成落地“施工图”,金融机构首先要加强风险管控。消费贷款不能盲目发放,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对消费者的还款能力进行准确评估,避免过度借贷。同时,要加强对贷款资金用途的监管,确保资金真正用于消费领域,防止资金挪用。信用卡优惠活动要言出必行,不能搞虚假宣传。要制定明确的优惠规则,确保消费者能够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优惠。对于以旧换新政策,要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及时发放补贴,让消费者感受到政策的诚意和温暖。
政府部门也要发挥好引导和监管作用。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规范金融促消费行为,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同时,要加大对金融促消费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消费市场注入更多活力。比如,可以给予金融机构一定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提高其参与金融促消费的积极性。
消费者自身也要增强理性消费意识。在享受金融促消费带来的便利和优惠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状况进行消费,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消费。要了解金融产品的相关条款和风险,避免陷入消费陷阱。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金融促消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只有把金融促消费“路线图”变成落地“施工图”,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才能让金融“活水”真正滋润消费市场,激发消费活力,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期待有关方面携手共进,把这张“施工图”变成美丽的现实画卷,让消费市场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