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蒲新区:多元共治绘就幸福图景

  在新蒲新区新科社区,网格员陪行动不便的老人在社区内散步。(遵义图库·简垦/摄)

  文丨■ 新蒲融媒 苏子淇

  AI“智慧眼”守护独居老人,智慧平台串联起政、企、民……新蒲新区以“智治”赋能、“自治”当家,多元共治绘就社区幸福图景。 

  科技为社区管理装上“智慧大脑”,大大提升治理效能。 

  新民社区AI安防系统400余个摄像头全天候守护8500余名居民的安全。其中65个AI“智慧眼”,依托天翼云平台,实现人脸识别、火情预警等十多种智能分析,包括高空抛物实时轨迹追踪、消防通道堵塞物业5分钟内响应、电瓶车进电梯立即触发警报装置等。 

  这位“AI同事”不仅眼力过人,而且“心思缜密”。据社区工作人员讲述,某天社区独居老人吴大爷未按日常习惯出行,触发预警后网格员即刻上门,将生病的老人送入医院。目前,该系统覆盖社区19栋楼宇、94家酒店及幼儿园等重点区域,可根据场景实况实时动态调优安防策略,织密社区安全“防护网”。 

  六角井社区智慧管理平台,电脑端集成党建、政务、安防等6大板块48个子模块,社区3D实景地图、重点区域标识清晰可视。网格员通过APP实现数据采集、事件上报、处理闭环。居民通过小程序,足不出户即可在线办理社保查询、居住证明等30余项政务服务。 

  在社区治理体系中,居民是参与和推动治理进程的关键力量。高铁壹号小区原物业撤离后,社区管理一度出现“瘫痪”状态,于是居民们自发成立自治管理小组。 

  自治管理小组按0.5元/平方米的价格向居民收取物业费,服务小区8500人。他们精打细算、自力更生,制盖板、焊护栏、清路障……办成桩桩实事。群策群力下,该小区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自治格局,从“脏乱差”变为“五好家园”。 

  当“自治”融入日常,社区生活愈发美好。红星社区深耕“五星社区”工作法,充分释放“一老一小”能量,“五老”宣讲团开展红色宣讲,退休老同志化身农特产品助销大使,老年大学的学员们通过文艺展示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孩子们通过“儿童议事会”为社区建言献策…… 

  在新蒲新区,“智治”赋能、“自治”驱动,凝聚起社区多元共治合力。 

  新蒲街道办以六角井社区为试点,依托智慧平台,联动2500余家商户、企业,打造“党建共盟+商圈同盟”共同体,聚力破解商圈治理难题。20名新就业人员通过“随手拍”及时反映占道经营、环境脏乱等问题;社区、网格员、商户等共同制定《新蒲商圈公约》,召开季度联席会议,共谋发展。众商户与社区合作,反哺社区公益事业。如今,“党建共盟+商圈同盟”品牌内涵愈加丰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如今在新蒲,科技“精度”赋能治理、居民“热度”点燃活力、治理“温度”浸润人心,“智治”与“共治”协同共振,奏响多元治理的和美乐章,绘就群众可感知的幸福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