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的破与立

  凤冈县永安镇田坝社区一制茶企业,工人在车间繁忙工作。(遵义图库·李仁军/摄)

  已从酒糟、大曲等样本中分离出500余株微生物,还在攻关6个白酒风味指标监测项目,力求全面解析微生物干预对酱香型白酒的风味影响。 

  在多元发展上,遵义白酒产业积极拓展新领域。酒文旅融合成为重要方向,遵义·1935历史文化街区让游客手持AR酒杯,在红色文化长廊中解码酱香密码;习酒文化城内,定制封坛体验让消费者变身“酿酒大师”;赤水河谷旅游体验带上,“酱香冰淇淋”与“黑啤盲盒”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爆款;从茅台镇到土城古镇,6条“醇香之旅”线路串起30家星级酒庄,酒旅融合产值突破120亿元。此外,白酒企业还尝试开发新产品,利用酒糟开发生物肥料,打造循环经济链。 

  遵义茶产业的新茶饮革命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跨界融合成为新茶饮发展的一大亮点。 

  贵州逅唐茶业将各种茶叶与不同花果进行拼配,开发出100多个茶底创意方案,这种混搭美学不仅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也让湄潭茶香飘得更远。贵州阳春白雪茶业有限公司推出茶叶精酿啤酒,通过96小时低温冷萃与28天发酵工艺,让湄潭茶与啤酒花碰撞出新风味,一经推出就备受年轻人喜爱。 

  数智赋能也为茶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在湄潭县群丰村的“大陆壹号”数字欧标有机茶园,茶农通过手机即可远程管理千亩茶园,土壤墒情监测、病虫害预警、生产加工全流程均由“茶产业数字平台”智能调控,该平台串联起种植、加工、销售环节,实现茶农与消费者直连,优化了茶叶的流通环节,提高了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从种植端到消费端的全链条重塑是遵义茶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在种植端,大力发展种植黔茶、黔湄本地优良茶树品种和高香型、高氨基酸型特色茶树品种,持续推广先进茶园管护技术。在加工端,数字化生产线让操作员轻触屏幕输入配方参数,智能化系统就能对单料进行精准配比,误差控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