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江寨景区风光(遵义图库·宋朝晖 吴常琛/摄)
出建筑的形状和轮廓,线条的流畅与准确使建筑整体表现出极强的立体感和真实感。匠人们善于运用线条长短和曲折变化来表现建筑的质感和层理,使观者能感受乌江寨所蕴含的丰富细节。我便想起了中国著名画家陈丹青的作品:没有一根线条是多余的。
我也曾一度猜测这些工匠是否运用了大师素描的手法,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外形,以错位的铺排构筑建筑的层次,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发现由石头组合而成的内在之美。这种美,不冗繁,不空洞,值得细细玩味。
石头是人亲近自然最直接的媒质,而乌江寨的石头,并不是冰冷粗鄙之物。每一块都有特质,每一块都有温度,每一块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芸芸而生,像偷偷溜走不易被定格的浪花,汇集成风情万种的汤汤之水。
我暗地里曾一度怀疑,乌江寨的石头经一双双慧眼的挑选,又由某种力大无比、无坚不摧的机器加工,如被驯化一般,收敛了野性,恰如其分地归放于某一处,和千千万万的石头一起,成就了乌江寨宏大的石头艺术之城。
这样的劳动和创造,处处留下一双双手的真迹,是智慧的结晶,同属匠人独享的浪漫。现代工业抹杀了不少手工劳动者的功绩,而乌江寨的石头,却几乎不见机器的痕迹。我知道,那石头的背后是一双双布满老茧的手,所谓巧夺天工,咏叹的正是他们。
石头不施粉黛,保留了原来的颜色,恰如清水芙蓉天然雕饰。石头是有使命的,一去便稳稳当当,从不我行我素,此心归处是吾乡。
石头也是奉献者,几乎每一块都与其他石头并存,把最适合的一面与其他石头并肩展示,所以才有整体的美。这时,个体的美服务于整体的布局;有了整体的美感,乌江寨才给人以震撼。
所有的石头并非只是自我炫耀式地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世人,而是隐藏锋芒,低调而内敛。它展现的方式,都与其它石头相互协调,兼顾了形状和大小,才有了整体的统一性,呈现出某种高级感。乌江寨的石头极少单独呈现,所有的石头都很普通,它们以多样的方式组合,有了以石头为主的基调,成就了乌江寨独特的文化底蕴。
石头如一个个汉字,单独时多意义索然、生趣寥寥,经了匠人之手,便顺着蓝图组合排列,如跳跃在活字印刷刻板之上,汉字般的石头便汇成美景,这是属于乌江寨的宏大叙事。手扶脚踏每一块石头,像阅览一篇隽永的文章,令人回味驻足。
一路走来,乌江寨的石头林林总总,各有千秋,在这片神奇的乌蒙沃土培育浇灌下开出了娇艳的花,如十八九岁的青春,正隔着时光拍着故事中你我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