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酱酒春潮涌动

  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其中最独特的是采用了开放式的堆积发酵工艺,充分网罗空气中的微生物参与整个发酵过程,经过分型贮放、勾兑储存、五年陈酿,使得每一滴酒都蕴含着特有的韵味。 

  正是基于遵义白酒的独特资源,本地企业乘风破浪,外地企业纷至沓来,一场双向奔赴的产业集聚,在赤水河畔开启。

  顶层设计引领产业集聚

  白酒产业是贵州的特色优势产业,也是遵义的支柱产业,对贵州省、遵义市工业经济发展都具有“压舱石”的作用。 

  “赤水河每一道弯都是酿酒的风水宝地,但需要更科学的产业规划。”仁怀市一位业内人士坦言。而“坚持规划引领,高位统筹推动”正是这句话的生动注脚。 

  贵州省委、省政府和遵义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白酒产业发展,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支持白酒产业发展的政策,从财政资金扶持、品牌打造、市场开拓、政务服务环境优化等多维度、多层面支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发〔2022〕2号文件,明确“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为遵义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注入了强大动力。 

  为构建“优质、绿色、高效、开放”的世界级酱香白酒产业集聚区,贵州省制定出台了酱香白酒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划,从生态、生产、生活空间角度明确了酱香白酒“四区多点”空间分布。其中,“四区”指茅台酒产区、茅台镇传统优势产区、仁怀集聚区、习水集聚区;“多点”包括汇川、播州、赤水、桐梓等地。 

  遵义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遵义市委关于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工业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白酒制造业,走出一条以茅台酒为引领、以酱香酒为支柱的绿色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之路。遵义市还编制了《遵义市酱香白酒全产业链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5)》和《遵义市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实施方案》等文件,为打造酱香白酒产业基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集聚区的仁怀市、习水县,聚焦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仁怀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酱香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仁怀白酒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35)》,着力打造世界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习水县出台了《关于推动白酒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酱香白酒习水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规划、政策措施的出台为白酒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当前,遵义一方面全力支持茅台集团在千亿级基础上持续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大力培育习酒、国台、珍酒、董酒、钓鱼台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打造以茅台集团为航母的世界酱香白酒企业舰队。 

  各产区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极大地凸显了遵义在产区实践、顶层设计、产业架构等方面的全能领先地位。 

  在习水,中赤酒业万吨酱香型白酒技改扩能(一期)工程正一边生产,一边施工。层叠而起的梯田式厂房在山间林立,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项目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今年6月,项目将全面建成,届时中赤酒业将达到1.2万千升的制酒产能和6万千升的储酒体量。站在厂区观景台俯瞰,已建成的酒罐库区银光闪烁,16栋制酒车间酒香萦绕,这家现代酒企正以“双线并进”的速度,在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淬炼出高质量发展的火花。 

  在赤水,当地党委政府高位推动,集聚发展酱酒产业,2024年举办了赤水产区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