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明辉,媒体特约评论员。
银发专列的开通,是时代进步的体现,是对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尊重。它让“老有所乐”不再只是一句空话,而是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
文丨■ 余明辉
在时代的快车上,总有一群人,他们曾以青春和汗水铺就了国家的基石,如今,当他们步入晚年,是否也能享受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近日,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9单位联合印发的《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如同一缕春风,吹散了老年人出行的阴霾,让“诗和远方”不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银发一族也能触手可及。
银发游,这片蓝海究竟有多深?数据是最直观的证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人;《中国老龄产业发展及指标体系研究》预测,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消费总量约为12万亿元至15.5万亿元人民币,与全国GDP的比率将提高至8.3%至10.8%;数据显示,国铁集团2024年共组织开行旅游列车1860列,较2019年增长近50%,运送游客超过100万人次,其中老年游客占比接近80%,成为铁路旅游列车市场的主要客群。
显然,银发游背后,是庞大的消费潜力与需求,是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老年人,尤其是那些有一定经济基础、时间充裕的退休群体,对旅游的需求日益旺盛。他们渴望走出家门,看看世界,感受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弥补年轻时因工作、家庭等原因未能实现的旅行梦。
回望过去,银发游的路途并不平坦。出行难,尤其是链接家和景区交通出行的困难,成为横亘在老年人“诗与远方”之间的一道坎。普通列车座位拥挤,高铁、动车虽快,但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来说,上下车、找座位都是挑战。更别提旅途中缺乏适老化设施,如无障碍卫生间、紧急呼叫按钮等,让老年人的出行体验大打折扣。
此次《行动计划》的出台,无疑是对这些问题的积极正面回应。增开银发旅游列车,意味着将有更多专为老年人设计的列车穿梭在祖国的山川湖海之间。这些列车,不仅座位宽敞舒适,还将配备必要的适老化设施,如轮椅存放区、慢速电梯、医疗急救箱等,让老年人的出行更加安心、便捷。
更重要的是,增开银发旅游列车还是对银发经济的一次有力推动,是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新引擎。银发游的兴起,将带动餐饮、住宿、景区、购物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它也是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一次完善,让老年人在享受旅游乐趣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尊重。
当然,好政策还需好落实。要让银发专列真正成为老年人的“幸福列车”,还需要各部门、各地方的共同努力。一方面,确保列车的硬件设施到位,让老年人坐得舒心;另一方面,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让老年人行得放心。此外,做好市场调研,了解老年人的真实需求,开发出更多适合老年人的旅游产品,让“诗和远方”更加贴近老年人的心。
总之,银发专列的开通,是时代进步的体现,是对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尊重。它让“老有所乐”不再只是一句空话,而是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多地方更多机构能够承接住这波政策红利,让更多的银发一族能够乘上这列“幸福列车”,驶向心中的“诗和远方”。这不仅是对老年人的关怀,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