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伟大转折》剧照(记者 胡博/摄)
子星”。自2024年1月上演以来,已连续演出了700余场,观众突破20万人次。
红军烈士陵园与红军街隔河相望,遵义市红歌艺术团每周都在红军街歌唱革命歌曲,一唱就是20年。
2019年1月12日下午,遵义市红歌艺术团正在红军街演唱革命歌曲,一位拿着手机通话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能请你们唱一首《十送红军》吗?”这位中年男子恳切地说道。
电话的那头,就是捐助上千名贫困学生的98岁遵义籍老红军李光,老人已在弥留之际。
红歌艺术团团员们立马整队,唱起了:“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歌曲刚唱完,中年男子匆匆离开。半个多小时后,这位男子返回红军街,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李光老红军走了,是听着大家的歌曲走的,走得很安详,感谢大家……”
回忆起这段往事,遵义市红歌艺术团副团长陈善平忍不住红了眼眶:“每一首红歌都是一个革命故事,我们希望通过歌唱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革命先辈的故事,坚定理想信念。”
20年来,遵义市红歌艺术团每周都在歌唱革命歌曲,风雨无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遵义会议放光辉》等一首首红色歌曲慷慨激昂,响亮遵义。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1935年2月,红军长征期间,二渡赤水后,在攻取黔北天险娄山关的战斗中,担任红十二团作战参谋的孔宪权,腿部中6发机枪弹,共12个枪眼。接受手术治疗后,部队把他安置在金沙一带养伤。
孔宪权在床上躺了整整20个月,才能起身拄着棍子艰难地在屋子里慢慢挪动。伤愈后,孔宪权落下了残疾。
1955年2月,孔宪权被任命为遵义会议纪念馆第一任馆长。
1957年7月,遵义会议会址正式对外开放。遵义会议纪念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