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义会议会址旁的大槐树(遵义图库·娄山春/摄)
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一步一步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历久弥坚、历久弥新。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遵义人民牢记嘱托,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红色文化开花结果,成为推动遵义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遵义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张黔生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在小楼的东侧有一棵形如“V”字的大槐树,它与小楼相依相伴,大家都亲切地称它为“胜利树”,这是遵义会议纪念馆里的“活”文物,它见证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如今,这棵槐树仍旧枝繁叶茂。
遵义会议纪念馆里的2000多件馆藏文物默默记载着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
20世纪50年代,老红军孔宪权作为遵义会议纪念馆第一任馆长,为纪念馆征集革命文物、搜集历史资料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
如今,遵义会议纪念馆文保团队依托现代高精度数字化技术开展文物的创新性保护和展陈,以科技的力量赋能文物保护,更好传播红色文化。文保员李若雪说:“保护文物,就是与革命先烈对话,我们时时刻刻都被感动着。我希望通过保护文物,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讲好红色故事,成为一代代遵义人的责任和使命。从“小小红色宣讲员”到“遵义市红歌艺术团”,从少年儿童到银发志愿者,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红色宣传队伍中。从红色文物创新性保护展陈到打造大型长征文化沉浸式演艺剧目《伟大转折》,遵义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地讲述红色故事。红色力量、红色基因也深深植根于城市精神、城市品格当中。
擦亮遵义红的鲜明底色
在遵义伟大转折剧场,《伟大转折》每天都会准时上演。沉浸式演绎如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观众感悟长征精神的伟大。
该剧目以中央红军血战湘江后转兵贵州、召开遵义会议为主线,以普通红军战士军医小华佗的战斗、生活为辅线,将前沿的舞台科技与舞台艺术进行融合,通过巨幕油画、战场硝烟、山水共舞、环绕音效等技术运用,再现中央红军血战湘江,转兵贵州,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展现出的无畏精神和革命意志,以及那段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革命历史。
《伟大转折》剧目与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并称为贵州长征文化“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