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屯:穿越 700年的土司传奇(下)

  海龙屯遗迹(胡志刚/摄)

  道路状况,确保游客能够顺畅到达各个景点。在海龙屯周边乡村合理布局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加强人才交流互动。制定针对海龙屯文化遗产保护、旅游管理、文化创意等方面的人才培养计划,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本土专业人才,并为人才创业就业提供政策支持。鼓励当地村民参与到旅游服务、文化传承中来,形成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四是加强生态保护共建。加强对海龙屯周边森林、河流、湖泊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和治理,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严防过度开发建设。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让城乡居民共享生态红利,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国际融合:一是深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际权威学术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对海龙屯及相关土司文化的深入研究,从不同学术视角挖掘其价值。建立海龙屯学术研究资料数据库,与国际学术界共享,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定期举办海龙屯国际学术研讨会,分享海龙屯的研究成果与保护经验。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国际合作。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组织等专业机构合作开展海龙屯的保护项目,争取国际资金和技术支持,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建立海龙屯文化遗产保护的监测机制,提高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三是加强国际市场推广。通过国际旅游展会、网络媒体等渠道,加强海龙屯文化旅游产品的推广和宣传,提高其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与国际旅行社合作,将海龙屯纳入国际旅游线路,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四是培养和引进国际专业人才。与国外高校和专业机构合作,开展文化遗产保护、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培训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素养的人才,为海龙屯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人才支持。引进国外专业人才参与海龙屯的考古研究、保护修复、旅游策划等工作,提升专业水平和国际化程度。 

  十年前,海龙屯让世界看见了中国土司文化的独特魅力;十年后,我们更需以敬畏之心守护这份珍贵遗产,以创新思维发掘其时代价值,继续做海龙屯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创新者,让这座土司古堡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