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画作者:陈彦霖
文丨■ 赵 燚 媒体特约评论员
近期,湖南“00后”小伙“朱雀玄武敕令”第三次参加高考的消息引发关注。他原名朱云飞,从2024年5月开始,已先后改名为“朱雀玄武”“朱雀玄武敕令”。今年4月,他申请改名为“周天紫微大帝”,未获批。5月15日,他再次提交改名申请,想要改为“周乔治华盛顿”,也被公安机关驳回。
“朱雀玄武敕令”称,他想通过高考上本科,换个好专业,找份好工作。改名虽让他的生活受到一些困扰,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此前,他在2022年第一次参加高考,成绩不理想,被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后,因不适应高海拔环境退学;2024年参加高职单招,被湖南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后,又因健康问题退学。
有人认为,“朱雀玄武敕令”多次改名、多次参加高考,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值得鼓励;也有人质疑,他是在借此炒作,想成为网红。
姓名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是个人标识。姓名是将一个人与其他人区分开来的重要符号,在社会交往和各种事务中,能够准确地指代特定个体,方便人们进行识别、称呼和沟通,避免混淆。其次是体现了文化传承。许多姓氏承载着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是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通过姓氏可以追溯家族的根源、世系和迁徙轨迹等。名字中的一些字也蕴含了长辈对晚辈的期望、祝福,或是体现了特定时代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念。再次是有心理暗示作用。一个好的姓名可能会给人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反之,可能会让人产生一些困扰或自卑心理。此外,名字还蕴含着社会认同。姓名也是个人融入社会群体的一个标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人对自己的第一印象和初步判断,有助于建立个人在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获得社会的认同和接纳。
从法律角度看,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变更自己的姓名,但必须遵守相关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朱雀玄武敕令”频繁改名,部分申请因违反规定未获批准,这也体现了法律对姓名权行使的规范。同时,高考是公平、严肃的国家级考试,承载着众多考生的梦想和希望,其意义不容小觑。任何试图利用高考进行炒作的行为,都可能破坏高考的公平性和严肃性,损害广大考生的利益。
从社会影响来看,“朱雀玄武敕令”的行为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一方面,他的坚持和努力,或许能激励一些人勇敢追求梦想;另一方面,如果这种行为被过度炒作,成为一种不良示范,可能会误导一些年轻人,让他们认为可以通过博眼球、走捷径来获取关注和利益,从而忽视了脚踏实地的努力。
对于“朱雀玄武敕令”来说,高考是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用实力考出好成绩,实现自己的目标比改名重要得多。也希望他能正确看待姓名权,遵循公序良俗,不再进行不合理的改名行为。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表达自我的权利,但也应明白,任何行为都有边界,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希望大家能把更多的关注放在努力奋斗、追求梦想上,而不是靠炒作来获取一时的热度。唯有通过不懈努力,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