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新型城镇化托举民生幸福

  桐梓县娄山关街道烟草转运站家属院旧貌换新颜

  文图丨■ 桐梓融媒 王琨荣

  近年来,桐梓县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统筹推进城市更新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让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让群众既安居又乐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书写民生幸福答卷。 

  近日,在海校街道太白小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小区改造工程。太白小区是建成30余年的老旧小区,这场“内外兼修”的改造让小区焕发新貌。 

  “目前已完成改造工程量的90%。”太白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余永开介绍,此次改造包括雨污分流、供排水管道更新、燃气入户等工程,还新增了停车位、休闲器材等配套设施。 

  娄山关街道烟草转运站家属院是桐梓县第一批改造的老旧小区之一,目前已是旧貌换新颜。平坦的柏油路贯通小区,整齐的停车位划设规范,楼栋外墙焕然一新,监控系统与照明设备守护着居民安全,让居民切实感受到“改”出的幸福。“改造后环境变美了,安全也有保障,生活更舒心!”居民荣元美感慨道。 

  据了解,近三年来,桐梓县累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个,覆盖海校街道、娄山关街道等40个片区,涉及9435户居民、502栋楼宇,改造建筑面积达63.97万平方米,新增公共停车位2352个。改造不仅扮靓城市“面子”,更通过完善充电桩、健身设施等配套,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的升级。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在海校街道柏果树社区,680户2623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城镇梦”正在落地生根。该社区以就业为纽带,探索出一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新路径。搬迁居民何敏便是受益者之一。2018年,她从小水乡迁入社区后,便通过社区帮扶在鞋厂找到工作。“走路几分钟就到厂内了,有工资补贴家用,自己也很充实,生活很有盼头。”何敏笑着说。 

  能就业、有收入,群众才能过上幸福生活。为了让搬迁群众真正融入城镇生活,社区努力探索就业帮扶路子。 

  “社区劳动力1114人中,已解决1027人就业,就业率达92%,努力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柏果树社区党总支书记王乃庭介绍,社区通过劳务输送、扶贫车间、乡村公益性岗位等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并建立长效帮扶机制,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增收。 

  老旧小区改造改出民生温度,易地搬迁搬出“发展厚度”,这背后是桐梓县对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的深刻践行。数据显示,2024年该县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较上年提升0.92个百分点。新型城镇化是人与城的“双向奔赴”、城与乡的协同发展。接下来,该县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好老旧小区改造长效管理机制,深化搬迁群众就业创业服务,让城镇化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