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挑的银行”在遵义

  遵义会议期间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胡志刚/摄)

  文丨■ 陆昌友

  一

  从遵义老城小十字转入杨柳街,走不了几步就是杨柳街4号,这里原是黔军第25军副军长犹国才的官邸。1935年1月初,红军长征中被人们称为“肩挑的银行”“扁担银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以下简称国家银行),编入中革军委直属第十五纵队进入遵义城后在这里办公。 

  国家银行刚安定下来,中央就决定在它的基础上,成立没收征发委员会,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财政部部长林伯渠任主任、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任副主任,下设调研、没收、财务、管理四个科。利用部队在遵义休整的机会,立即着手开展工作,林伯渠、毛泽民以国家银行名义进行苏维埃货币的发行和回笼。 

  他们先将苏区印制的纸币面向部队和社会公开发行,方便战士能在遵义城内购买生活必需品;同时,考虑到一旦部队离开,苏区货币就不能使用,国家银行就四处张贴布告,并在老城的大十字、小十字、新城的福音堂等闹市区设立兑换点,欢迎社会各界前来兑换苏币。各个兑换点桌上都堆放着银元,货架上摆满了布匹、大米、食盐等货物,让老百姓自愿按市价自由兑换。由于货源充足、买卖公平,城区内大小商铺、酒楼、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