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火焰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运用机械化技术作业(遵义图库·李仁军/摄)
业、园区、集群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助力中小企业提振信心。2024年,全市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开展政策宣贯、查询、咨询等服务达1.69余万次,开展财税政策、人才培训、法律咨询、融资等特定服务达1.17余万次。
抓融资服务,积极组织企业申报中小企业信贷通,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2024年,全市累计发放中小企业信贷通贷款91.18亿元,占全省的12.43%。
抓产业融合,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引导企业重点围绕工业互联网应用、网络、平台、安全等体系构建,开展模式创新,加快工业领域数字化改造项目建设。
抓集群发展,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水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关键环节配套能力。目前,全市已拥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5个,认定数量均在全省名列前茅。
多渠道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走上“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培育出更活跃、更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记者从遵义市工业和科学技术局了解到,目前,全市已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其中民营企业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2家,其中民营企业12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