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五一”见证中国经济韧性

  余明辉,媒体特约评论员。

  2025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的繁荣,是中国经济韧性的生动体现。旅游热潮彰显了消费活力,旅游产品多元创新展现了经济转型新动能,惠民举措释放政策红利凸显了经济调控智慧。

  文丨■ 余明辉

  2025年“五一”假期,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文化活动和惠民举措,着力满足群众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这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不仅勾勒出“五一”旅游市场的火爆景象,更成为解码中国经济韧性的生动注脚。 

  今年“五一”旅游市场的繁荣,是消费活力充分释放的有力见证。如今,旅游已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观光游览,而是演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从繁华都市到宁静乡村,从壮丽山川到人文古迹,不同年龄段、不同消费层次的人群都能在“五一”假期找到适合自己的旅游目的地。这种旅游需求的多元化,反映出消费市场正从单一向复合、从物质向精神层面不断升级,消费活力如同一股强大的洪流,推动着旅游市场蓬勃发展,也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旅游市场的火热,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协同共进,彰显出经济的强大联动效应。旅游产业犹如一个庞大的“经济引擎”,其发展带动了交通、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多个行业共同繁荣。 

  “五一”假期,交通运输迎来客流高峰,据统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14.65亿人次,日均2.93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7.9%。餐饮行业同样生意火爆,各地特色餐厅、小吃摊前都排起了长队。住宿方面,酒店、民宿入住率居高不下,一些热门旅游城市的酒店甚至出现“一房难求”的局面。购物和娱乐场所也迎来了消费旺季,各大商场、景区周边的商业街人头攒动,游客们尽情享受购物和娱乐的乐趣。 

  这种产业间的协同发展,形成了强大的经济合力,不仅促进了就业,增加了居民收入,还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五一”旅游市场的亮眼表现,离不开政府的有力引导和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消费的政策措施。比如,各地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推出景区门票优惠等方式,降低游客旅游成本,激发旅游消费热情。今年“五一”期间,许多地方推出了形式多样的惠民举措,吸引大量游客前往。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旅游交通条件,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能够便捷地到达旅游目的地,欣赏壮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政府的积极作为,为旅游市场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也为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旅游市场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部分热门景区游客承载量过大,导致旅游体验下降;旅游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宰客、欺诈等现象时有发生;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游客需求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持续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2025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的繁荣,是中国经济韧性的生动体现。旅游热潮彰显了消费活力,旅游产品多元创新展现了经济转型新动能,惠民举措释放政策红利凸显了经济调控智慧。未来,我们应继续挖掘旅游市场潜力,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旅游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