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保护遵义图书文物的故事

  20世纪40年代的郑莫祠(遵义图库·杨敏志/图)

  遵义县革命委员会旧址(杨煜函/摄)

  “这些‘老古董’保存起来有什么用啊?”徐特立平静下来坐在他们身边,慢慢说道:“怎么没有用?我们红军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保护好当地的书籍和文物。因为我们今天知道的东西,很多都是从书本上得来的。”几个战士在徐特立的耐心教育下,这才把书籍放回了原处。这次烧书,引起了徐特立的高度重视,他立即以遵义县革命委员会的名义,将城内单位和个人的主要藏书都打上封条,封存了起来,并把其他分散的图书集中起来,堆放到遵义府学的库房,请赵乃康代为管理。徐特立还建议红军总政治部通知各部队官兵,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求严禁损坏书籍及文物。从此,在长征前进道路上的宣传标语中又出现了醒目的类似“请爱护书籍”的标语。  

  一天,徐特立路过一户人家,只见大门敞开、院内遍地是书。他走进去一看,在书堆中发现有《古逸丛书》《巢经巢诗文集》及《二十四史》等书籍。徐特立惊喜地拿着《古逸丛书》对陪同他的同志说:“我读书的时候,要二两银子才能买到一本呢。”他还介绍说:“清光绪初年,遵义人黎庶昌在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