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全市白酒包装材料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遵义市在2022年7月正式下发《遵义市促进白酒包装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智慧化发展方向,着力在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做大主体、延长链条、打造品牌上下功夫,推动全市白酒包装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年12月,遵义市包装行业协会正式成立,首批入会的52家会员单位,汇聚了全市包装和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及专家、学者等。该协会在积极引导包装行业与白酒企业之间活动对接的同时,也促进了包装行业上下游产业产销对接,为提升白酒产品本地配套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政策引领、市场推动和产业集聚的共同驱动下,一批专注于白酒包装材料的企业直面中高端产品不足、产业链条不全、现代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刀刃向内、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全市白酒包装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仁怀市,申仁包装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拥有37项专利,自动化生产设备覆盖率达95%以上,年产酒盒1.7亿个。
——在红花岗区,海普智联科技(遵义)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让一个个普通的小瓶盖华丽变身为“智能”瓶盖。
——在新蒲新区,贵州福泽信包装印刷有限公司与习酒股份、国台酒业等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24年实现销售产值5000多万元。
…………
截至目前,遵义已建立起多个包装产业园区,224家酒类包装企业构建起覆盖10余个品类的产业网络。全市95家规上包装企业,2024年产值达48.6亿元。
从七成依赖外省采购到本土配套率突破80%,遵义白酒包装产业正朝着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方向迈进。通过构建“玻璃瓶盖—陶瓷酒瓶—包装印刷”全链条配套体系,为遵义乃至全国的白酒产业发展贡献重要力量,成为西南地区白酒产业“补链强链”的生动诠释。
推进酒旅融合 筑梦诗与远方
酒香深处藏文化。位于习水县土城镇的宋窖博物馆,作为国家3A级景区,珍藏着“千年宋窖”石刻、3000余瓶老酒等活态酒史。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品评正宗酱酒,还可以了解古法酿酒工艺。“我们通过文物、书画、数字展陈等多元载体,让酱酒文化可观可感,每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该馆副馆长李有会说。
除了宋窖博物馆,总投资1.9亿元、建筑面积9358平方米的习酒文化城,如今已成为赤水河畔备受瞩目的酒旅融合新地标。这座以“酱香美学”为底色的超级体验场,通过时空折叠的展演方式,为游客提供全时空、全过程、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沿着赤水河自驾游,专门来这里打卡。印象习酒、探秘习酒、君品习酒三个场馆讲述了不同的故事和文化,收获满满。”四川游客李女士说。
为进一步推动酒旅深度融合发展,习水县坚持白酒打头、文化助阵、旅游唱戏,深入挖掘酱酒文化、讲好酱酒故事,精心建设打造了特色酒旅融合街区、宋窖博物馆等一批酒旅融合发展综合体,丰富酱酒业态和文化内涵,让游客在旅游中感受到习水的千年酿酒文化。2024年,习水县全年共接待游客1373.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9.79亿元。
作为中国酱香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赤水河谷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不可复制的生物资源、古老精湛的酿酒技艺等,造就了这里浓郁的酱香文化。
当下的遵义,围绕“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推出了一系列酒旅新场景、新玩法和新体验。
——点:匠心独运的酒旅明珠。
在仁怀市茅台镇,星罗棋布的酒旅项目如珍珠落盘。夜郎古酒庄将“12987”传统酿酒工艺可视化,游客不仅可以目睹酿酒女工赤足踩曲的震撼场景,还能走进酿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