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红四渡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直播间里一派忙碌,主播热情洋溢地向网友介绍每一款酱酒产品的特色,直播间气氛热烈、互动频繁、订单不断。该公司还创新直播形式,将镜头转向酱酒生产各环节,由主播带着网友们逛酒厂,更直观感受酱酒魅力。
“2023年线上销售额只有800万元,2024年增长到1600万元,而今年增速更加明显,第一季度就实现500万元。”公司法人代表宋大豪告诉记者。
天地同律汇集资源禀赋
黔北佳酿,岁月留香。
在这片酿造了茅台等众多名酒的土地上,一场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的产业变革正在上演。从坚守“12987”传统工艺到引入智能酿造技术,从单一白酒生产到构建全产业链体系,遵义白酒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文中酒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热气腾腾的酒糟刚从酒甑中取出,制酒工人严洪文挥动铁铲,熟练地将酒糟摊凉。“摊凉的厚度要控制在5至6厘米,这全靠多年的经验。”严洪文说。
从端午制曲、重阳下沙,“12987”酱香酒酿造工艺在这里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这种复杂的工艺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坚守,更是对酱酒品质的极致追求。
而这样的工艺,已延续千百年。
遵义酿酒历史悠久。自汉代起,“黔人善酿”便成为共识,唐蒙拓夷道而取“枸酱”,汉武帝饮后叹“甘美之”而成贡品;清朝诗人郑珍赞叹“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茅台酒1915年问鼎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近年来,遵义市大力推进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以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