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绿树成荫 林下生金

  道真林药间作基地

  文图丨■ 道真融媒 隆州军 程星

  近年来,道真自治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生态立县”战略布局,依托林业项目,抓产业、抓民生、抓发展,让“山上绿树成荫、林下宝地生金”,220万亩的林地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2024年该县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31.32万亩。 

  鸡鹅成群,“绿海”成“金库”。尹珍街道金台社区五黑鸡养殖基地,立足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引进“五黑一绿”蛋鸡优良品种,实现年产值15万元,带动当地10余户村民就业,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已然成为集观景、避暑、美食于一体的综合基地。忠信镇石笋村林下鸡、林下鹅,三江镇云峰村林下养牛……林下养殖开辟了道真绿色生态经济的新模式。 

  林药引路,“单兵”变“协同”。近年来,道真自治县因林制宜,积极整合资源,大力培育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和林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示范效应,采取“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吸纳当地农户以土地、劳动力入股,引领广大农户加入合作社“抱团发展”。大磏镇草珊瑚示范基地、阳溪镇石丫口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三桥镇黄精种植基地等林药间作生产模式逐渐形成规模化发展的良好态势,该县现有中药材种植面积2.3万亩,共有天麻、党参、玄参、黄精、草珊瑚、金银花等数十个品种。 

  林蜂共生,“单层”升“立体”。大磏镇文家坝村背靠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蜜源丰富、水源充足。该村积极抢抓茅台集团帮扶机遇,立足优越地理环境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成功培育优质蜂种260余箱,实现年产蜜4300余斤,带动当地10余户村民就业,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近年来,道真自治县坚持“助推乡村振兴、稳步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自建基地+订单农业”的方式,辐射带动全县15个乡镇(街道),覆盖91个村(社区)、2000余户,年养蜂规模达2.2万余箱。 

  林菌同存,林下长“珍品”。走进棕坪乡照山村林下马桑菌种植基地,十几名工人穿梭林间采菇运菇,一片繁忙景象。据了解,照山村与相关食用菌企业合作,发展立体农业,双方采取“企业+农户”的运营方式,种植马桑菌10余亩1.5万棒,实现产值30万元,共同走出一条“林下生金、生态富民”的发展路。同时,该村还转变发展方式,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定位,打造体验式采摘林下种植模式,推动该乡农旅一体化发展,有效促进了乡村振兴。 

  文旅融合,康养促“森旅”。围绕“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示范县”建设,道真自治县抢抓旅游发展的“春风”,聚焦群众出游需求,充分挖掘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潜力,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全力做好“森林+康养”“森林+民宿”“森林+产业”“森林+体旅”文章,创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个、县级森林康养基地6个,创建森林小镇2个、森林村寨4个、森林人家45家。2024年,该县共接待游客4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亿元。 

  绿色发展,林下生金。道真自治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将持续激发林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通过创新林业资源保护利用模式,继续引导和鼓励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下种植、林下养殖,达到立体发展利用,为群众开辟增收致富的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