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花岗区吾悦商圈(苏 海/摄)
持遵义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多渠道、全方位集聚资源要素,支持遵义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使其打造成为全省核心增长极之一,以及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桥头堡”,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中当先锋、挑大梁。
穿过“伟大转折地”的历史烟云,奔向“省域副中心”的未来可期,这座红色之城,正以“跳起来摘桃”的决心只争朝夕。
抢抓机遇 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4年12月初,位于遵义市汇川区与仁怀市接合部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观音水库建设现场传来好消息,提前30天超额完成大坝浇筑至560米高程的年度目标任务。
从战略擘画到广泛共鸣,从宏观蓝图到具体成果,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遵义正奋楫前行。
何为省域副中心?省域副中心是指省内仅次于省会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带动能力的重点城市。
“一座城市要想成为省域副中心,需要综合考量其地理位置、产业基础以及辐射带动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省发改委城镇化处处长胡磊说道。
9月1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支持遵义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工作推进会指出,遵义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特殊。
作为全省第一工业大市、第一农业大市,遵义,不仅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蓬勃朝气。
“全省上下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支持遵义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对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给予政策上的倾斜,给遵义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紧盯短板弱项,省委、省政府立足遵义发展实际,在交通运输、城市改造、文化建设、生态保护、教育医疗、人才科技等方面谋划了一系列重大项目。
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2024年起连续5年,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亿元支持遵义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
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李睿表示,将紧扣“伟大转折地”历史地位和“省域副中心”战略定位,聚焦省委赋予遵义的“六大使命任务”,坚持以经济改革为牵引,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意见》对遵义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作了7个方面的部署,提出了28项具体落实清单,提供了涵盖项目、资金、人才、科技等一系列干货满满的支持政策。”遵义市委副书记、市长黄伟说。
为用好用足支持政策,遵义对标《意见》六大板块,精准谋划和筛选了一批前期工作扎实、成熟度较高的项目,以项目化、清单化推进各项目标落地。
目前,遵义市已谋划储备重大项目290个,总投资4800余亿元,已开工项目155个,已完成投资600余亿元。
有步骤,有章法。遵义在2024年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已经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46万户、存量棚户区改造4320户、地下管网改造668公里……同时,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建成投用“城市大脑”,入选国家“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和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