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义会议会址门前,人们举着国旗、高唱红歌。(遵义图库·石顺福/摄)

2024年8月,第9届贵州·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现场。(遵义图库·罗 成/摄)
薪火相传,红色底蕴熠熠生辉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在遵义,活跃着一支由市民自发组成的合唱团。他们走进学校、社区、乡村,传唱红色经典。一首首旋律昂扬的红色歌曲,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峥嵘岁月,也唱出了这座城市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
红色是遵义的底色,也是遵义人民的本色。传承红色基因,遵义把文明城市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道必答题,让群众享受文明红利,为城市发展蓄能。
早上9点,遵义会议纪念馆门口热闹起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陆续排队入场。距纪念馆不远,一间印有“红色义站”的小木屋格外显眼。“请问你们这里有热水吗?”“去高铁站该去哪儿坐车?”“我能把行李寄存在这里吗?”……不时有人到小木屋求助,志愿者张树华耐心提供问路导向、失物招领、小件寄存、饮水充电等10余项服务。
作为遵义会议会址所在地,红花岗区老城街道广泛动员党员群众,组建9支红色志愿服务队。一杯水、一把伞、一次耐心解答,志愿者用一个个小举动,传递出浓浓的民生暖意和红城温度,展现出遵义人民的文明风尚。
春节来临,在湄潭县抄乐镇落花屯社区,老乡们相互帮忙,杀年猪、熏腊肉、打糍粑,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大家不再讲排场、比阔气,‘人情账’少了,邻里间的关系更融洽了。”村民王忠说,社区推行婚丧嫁娶“车不过十,礼不过百”的村规民约,刹住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在文明新风感召下,大伙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里人心齐了、信心足了,发展劲头更大了。
受革命精神感召,遵义涌现出“时代楷模”黄大发、杜富国等一批先进典型。赓续红色血脉,遵义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坚实的步伐,续写新时代革命老区的辉煌。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