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谋变释放动能

  绥阳双河溶洞景区(遵义图库·王纪鹏/摄)

  镇山堡社区“夏季村晚”上演了68场,节目上千个,现场观看人数超过70万人次……青山藏不住,红绿正芳华。这些都是遵义市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遵义市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围绕旅游产业综合实力和经济效益“两大提升”,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深入实施主体培育、业态升级、服务提升、项目盘活“四大行动”,坚持市场化导向,在红色引领、文旅融合、产品升级、市场引流、项目建设、宣传营销、服务保障上持续发力,加快推进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奋力建设一流旅游城市。

  从时代之变看旅游之变

  时代之变引领发展之变。 

  2024年5月17日,在京召开的全国旅游发展大会意义非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首次以旅游发展为主题召开的重要会议。 

  习近平总书记会前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旅游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强调加快建设旅游强国,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这为我们抓好新时代的旅游工作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综合性的经济事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到“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再到2024年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召开,既折射出时代之变、发展之变,也愈加凸显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定位,其不仅扮靓群众幸福生活,而且也是各地高质量发展重要着力点。可以说,如今旅游业已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立足时代之基,回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遵义旅游业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之路。 

  从深入实施“四大行动”,到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从抓市场引流、抓旅游消费,着力构建“场景+住宿+多业态”旅游生态圈,到建设一流旅游城市,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遵义市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加快发展。

  以思维破冰促产业之兴

  连续多年举办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是遵义市以思维破冰促产业之兴的具体行动。 

  早在2012年,遵义市在全省举办首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以大会集中观摩推介的形式,把黔北大地星罗棋布的旅游资源串珠成线,不断推进遵义旅游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进入新时代,遵义与时俱进地思变谋远,笃定不怠地向“新”前行。 

  2022年11月20日,第十五届遵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精品线路推介会在仁怀市茅台镇举行,国内重点OTA平台和涉旅企业相聚遵义,共赏古镇夜景、共品传世佳酿、共话旅游未来。这是一次市场主体面对面的直接对话,也是一次市场化、目标化、效益化相结合的探索实践。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遵义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旅游产业化部署要求,在全省率先推动旅发大会市场化转型,努力实现“办好旅发大会、提升旅游产业、推出精品线路、扶持龙头企业、扩大引流消费、助推产业发展”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届旅发大会都是一次探索实践与蓄力储能,淬炼了串点成线的“醉美遵义·神秘赤水河”“红色圣地·人文之旅”“茶海漫乡·假日之旅”“仡佬秘境·康养之旅”四条精品线路,为今天的转型发展蹚新路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 

  遵义市按照“办会主体市场化、参会人员市场化、营销引流市场化”的思路,探索市场化办会新模式,激活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遵循以改革促转型的发展所需,遵义市一方面全力推动组建遵义旅游集团、贵州长征文旅集团等市级涉旅国有企业,着力将其培育成市级涉旅龙头企业。支持县(市、区)组建轻资产运营公司,聚焦主责主业,轻装上阵,真正实现实体化、市场化转型。 

  另一方面,加快酒旅融合发展,全力推进“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坚持以节造势,以节聚人,以“酿造美好生活”为主题,持续举办赤水河谷九月九·遵义酱酒节,评定星级特色酒庄2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