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义红军烈士陵园里,红军卫生员的雕塑上系满了群众缅怀的红绸。(遵义图库·支福斌/摄)
遵义人称为“红军菩萨”的女红军卫生员铜像上,系着群众缅怀烈士的红绸,很多本地群众定期来祭扫,这是遵义人民对红军的感情。
2017年,遵义农民夫妇罗建华、丁啟梅骑马重走长征路,圆了他们的人生梦想。2024年,他们又带上女儿、侄孙女重走长征路。从他们夫妻俩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代又一代的遵义人在继续传承着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
“还有很多人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承,青年学生不断学习历史,周末到遵义会议纪念馆为游客公益讲解,这些都是很感人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成长,对于遵义这座城市的发展而言,都和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息息相关,我们要用这些精神作为支撑,把遵义建设好。”黄先荣说道。
遵义市长征学学会自2014年成立以来,不断深挖红色文化,其“成长”历程也是赓续红色血脉的行动过程。“我们学会现在有三代人,第一代是以曾祥铣老师为代表的老一辈红色文化研究者,年龄已有80多岁;第二代年龄目前在60多岁;第三代就是大量的青年人,他们从20多岁到40多岁不等,其中有教授、作家等。”黄先荣将学会的发展娓娓道来。
遵义市长征学学会充满着浓厚的学术气氛,大家对红色文化的热爱激情澎湃。红色文化的传播要与时俱进,学会的会员们也在不断学习、改变,用更加生动、丰富的时代语言去讲述红色历史,推广红色文化。
为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遵义市长征学学会历时三年多,10多人参与,把《长征学概论》的初稿编撰出来,目前等待专家评审。大家合力编撰该书籍,是希望把长征学作为一门学科,吸引更多的人学习、研究红色文化。此外,学会还将与江西省、河南省的红色文化研究会携手,围绕“遵义会议”这一主题联合开展研讨会。
“2024年10月28日到31日,我们组织了20人到赤水开展长征和红色文化的专题采访,目前正在编写《长征行·红色赤水》,希望把‘长征行’作为学会品牌一直做下去。”黄先荣说,红色文化传播活动还有很多,就是想要尽一份力,把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传承好、发扬好。
黄先荣,曾任贵州省遵义行署秘书长、地区文联主席、旅游局局长等职。现为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学会会员,贵州师范大学特邀教授,贵州省写作学会副会长,贵州省首席红色旅游专家,遵义市长征学学会会长,遵义市委特聘党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