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漫卷川西北

  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 (视觉中国/图)

  若尔盖草原 (视觉中国/图)

  到淤泥里面,只看到冒几个水泡儿……” 

  尽管如此,红军将士们却凭借坚强的毅力,仅用7天时间就走出茫茫草地。但在迎接胜利曙光的时刻,很多红军伤病员却倒在草地边缘再也没有醒过来。离若尔盖县城20公里外的班佑村,是红军走出大草地后见到的第一个村子,村里有座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就是为了纪念这一场悲壮的牺牲。 

  一代伟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等均在这里留宿、集结,这里是红军长征过草地的重要纪念地之一。因此,班佑村在长征史上享有“草地第一村”的美誉。 

  记者重走长征路,来到班佑村,放眼四望,房屋道路修整一新,村容村貌整洁有序,红色元素更加醒目,路旁大片壁画讲述着红军过草地的动人故事。 

  如今,红色资源已经成为松潘县最殷实的“家底”,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长征精神,该县已将1个纪念总碑、2个会议遗址、6处战斗遗址、7个苏维埃政府旧址等红色资源统一分类规划,推动红色资源管理集约化、使用常态化、利用最大化。 

  同时,以沙窝会议会址、毛儿盖会议会址等红色资源为主要依托,串联民族文化、自然生态等资源,着力打造精品红色旅游路线,让游客在欣赏风景时感悟红色文化魅力,在放松心情时接受红色洗礼,不断弘扬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为进一步建设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奠定坚实基础。 

  爬雪山、过草地这段路是红军长征途中最艰苦的里程。在此过程中,一个个红军战士走草甸、跨泥潭、挖野菜、沐风雪,用坚强的革命意志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最壮烈的篇章。如今的松潘草地上,蓝天白云,牛羊成群,一座座红军长征纪念碑、一尊尊红军雕塑巍然耸立,它们诠释着理想、信念和崇高,展示着英勇、胆略和忠诚,更激励着一代代当地儿女,在长征精神的指引下,立足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谱写出新时代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