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逐“绿”前行 向“美”而兴

  文丨■ 记者 石 影

  提速绿色发展,扩展绿色版图。遵义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持续改善巩固生态环境质量,努力绘就美丽生态画卷。 

  夏日的湘江河绿水潺潺,碧波荡漾。多年来,遵义累计投入资金50多亿元,通过生态补水、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河道清淤等,系统治理湘江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使这条“母亲河”实现水清岸绿。 

  为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今年以来,遵义打出守护生态环境的“组合拳”。 

  保卫蓝天——依托“1+N”大气攻坚体系,聚焦重点领域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通过火电、钢铁及水泥企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提升重点大宗货物企业清洁运输比例等措施加强大气污染防控。今年1至6月,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超96%,县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94.1%。 

  保卫碧水——持续推进水源地优化,开展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工作,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50个国、省控断面达标率98%,其中22个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优良率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保卫净土——启动“受污染耕地成因排查项目”,补齐受污染耕地管控治理基础短板;推进“省级十件民生实事”中的75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整改农村污水治理设施;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对“一住两公”和工业搬迁腾退等地块加强监管,有效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 

  整治固废——持续巩固对全市26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和4519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监管审核,全市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保持100%。 

  从天空到山岭,从河湖到田土,一幅幅生机盎然的绿色画卷在黔北大地徐徐铺展。 

  播州区尚嵇镇大坝社区古树村落,每年成百上千只白鹭会到此筑巢繁衍,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的白鹭,将这里作为栖息的天堂。 

  依托优良的生态,大坝社区采取“生态旅游+民宿”模式,培育乡村民宿近10家,创造100多个就业岗位,有效带动村民增收。 

  在遵义,吃上“生态饭”,尝到绿色发展甜头的不止大坝社区。从农业到工业,从园区到企业,绿水青山真真切切地变成金山银山。 

  茅台生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酒、气、肥、饲料”实现循环贯通利用——有机肥反哺茅台酒生产原料种植,生物沼气反哺酱香白酒酿造的废弃资源循环利用,酒糟、曲草、窖泥等酿酒废弃物转化为内外部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新资源”。 

  贵州钢绳集团的高温热泵系统将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热水回收利用,不仅满足酸洗生产线的需求,还为职工生活用水以及办公区的空调系统提供热能支持。 

  皇氏集团遵义乳业有限公司采用立体化管道设计和冷凝水循环技术,对杀菌流程中产生的冷凝水进行循环利用,每年节水超1.2万吨,大大减少了能耗和废水产生。 

  …… 

  绿色生产模式加速推进,节能降碳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已成了遵义高质量发展的鲜亮底色。 

  为构建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遵义不断深化改革,为生态文明建设塑造坚实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在制度方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持续做优环境审批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严格落实简政放权举措,做到“名录之外无环评”。对手续办理开展跟踪服务,对重大项目的建设做到及时了解,及时跟进。对项目所需的大气、水、重金属等总量指标,提前预测评估。 

  在监管方面,常态化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对涉重金属企业、尾矿库,重大环境风险源企业开展环境安全专项排查,强化汛期地质灾害隐患点、重点危化品生产企业、重大危险源、输油管线等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全面启动赤水河、洛江河、喇叭河等重点河流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响应方案运用,持续化解环境安全风险隐患。 

  在智慧环保方面,完成区域内生态环境实时监测数据资源共享利用并接入市数据中台,强化生态环保信息化能力建设,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提供了有力支撑。 

  …… 

  今天的遵义,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势头愈加强劲,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不断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