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寨景区:

为乡村发展注入动能

  乌江寨景区

  文图丨■ 黄安先

  在贵州遵义的大地上,乌江寨以“商业向善”理念,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在这里,商业不仅仅是追求利润,而是成为推动乡村发展、改善村民生活、传承文化根脉的重要力量。

  旅游扶贫:点亮乡村希望

  乌江寨景区“商业向善”的理念始于顶度集团围绕“旅游产业扶贫,文化振兴乡村”的思路所做的尝试。播州区乌江村曾是一个普通的黔北古村,村里基础设施薄弱,村民生活条件艰苦,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然而,乌江寨项目的到来,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扶贫与振兴乡村是打造乌江寨项目的明确定位。顶度集团将目光聚焦于村民的实际需求,深入调研,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医务室等公共设施逐一建成,公寓式的新村也拔地而起。180户村民住上了现代化的新居,幸福指数大幅提升。项目建成后,将原先迁出的村民返聘回乌江寨景区,吃上“旅游饭”,享受景区发展带来的红利。

  产业带动:共筑致富之路

  乌江寨景区的“商业向善”体现在产业带动上,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景区的运营为周边近千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当地培养了更多的旅游人才,助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村民水果滞销的问题,景区主动与村民对接,一方面利用景区各大酒店及民宿将送房水果进行替换,另一方面在景区东、西两个寨口设置“美丽乡村”助农摊位,借助游客流量解决水果滞销问题。这种产业带动的模式,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让村民成为了景区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实现从“输血帮扶”到“造血共赢”的转变。

  文化赋能:滋养精神家园

  乌江寨景区的“商业向善”体现在对非遗以及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景区立足非遗文化,打造了一系列场景式体验内容馆,花草纸、蜡染、竹编、通草堆画等传统手工艺,独竹漂、傩戏、杂技等节目,在景区重焕生机。还通过300多架无人机灯光秀、乌江星音乐水舞秀、多民族篝火晚会等夜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在2024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誉为“贵州夜景天花板”,成为贵州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此外,景区还高度关注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景区设置了钢琴教室,邀请志愿者为村里的孩子提供免费的钢琴教学,让艺术的种子在乡村发芽。未来,景区还计划邀请美术学院教师,指导当地农民学习创作农民画,并助力作品售卖,让当地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乌江寨,一个以“商业向善”为理念的旅游项目,正以实际行动改变当地村民的生活。乌江寨景区的生动实践,让我们看到了“商业向善”的力量,这种力量让商业与乡村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为乡村发展注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