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传玖查看公司生产的吉他(正安融媒/图)
凤冈地处北纬27°至30°的产茶黄金纬度带,有生态茶园50万亩,有茶叶加工企业200余家、年加工能力10万吨,“一亩一证”试点的推行,对凤冈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凤冈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说:“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凤冈县通过‘一亩一证’改革试点,可以有效地引进社会资本参与茶产业发展,有效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下一步,凤冈县将进一步探索茶园生态价值实现的转换机制,针对有需求的企业可复制推广该经验,也可个性化定制服务,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作自己人 办好自家事
20世纪80年代,正安群众最大的出路是“南下打工”,这里曾是外出务工人员输出大县。201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提出支持贵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在此背景下,正安县实施“凤还巢”计划,派出招商小分队到全国各地招商引资。
招商小分队找到1997年就和哥哥郑传祥到广州打工并成功创建吉他企业的郑传玖,希望他能把工厂搬回家乡正安发展。
当时的正安交通不发达,生产吉他的上下游零件厂大多在沿海,运输成本和时间都会增加……尽管困难重重,郑传玖仍然决定将厂搬回正安。
在政府全方位的帮助下,家乡的基础设施飞速完善,回到家乡的郑传玖也积极邀请其他的吉他企业以及相关上下游企业落地正安。政府真心实意的服务,让这些吉他企业不仅引得进,还留得下。
发展至今,正安这座小县城已经汇聚了131家吉他及其配套企业,年产吉他220余万把,从业人员超3000人,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生产7把吉他就有1把出自正安。
曾经的外出务工大县华丽转身变成了“中国吉他制造之乡”,当地群众就业不用再去远方。
“创业何必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因“凤还巢”计划回归正安的贵州正霸卫浴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二来说:“我是正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