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茶香漫青山 产业绘新篇

  茶叶专业村正在不断兴起。 

  在春茶开采季节,每天清晨5时许,贵州宏懋晨集团湄潭茶人巴士有限公司的采茶专线公交车,就载着采茶工从县城出发前往茶山。一路上,公交车在沿途站点有序停靠,将采茶工陆续送达目的地,开始一天紧张而有序的采摘工作。 

  “我们的采茶专线开通20多天,接送采茶人员3万多人次。”贵州宏懋晨集团湄潭茶人巴士有限公司董事长代永莉说。 

  2025年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贵州要下定决心、勇于探索,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强化创新驱动,统筹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湄潭,一些传统茶企正在积极加快转型升级,探索更多发展空间。贵州阳春白雪茶业有限公司的新产品——茶叶精酿啤酒,通过96小时低温冷萃与28天发酵,湄潭茶与啤酒花碰撞出新风味,一经推出就备受年轻人喜爱。眼下,该公司与云南抚仙湖啤酒厂共同建设的6万吨茶啤生产线即将投产。 

  除了产品链条的延伸,出口也是湄潭探索茶产业更多发展空间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湄潭茶叶远销摩洛哥、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及东南亚等地区。贵州两山茶业集团公司是2024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的全资国有企业,出口是该公司的业务之一。近日,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四台色选机飞速运转,正在生产准备出口的茶叶。 

  “我们车间主要生产出口眉茶,目前生产的是出口摩洛哥的2000吨订单茶。”贵州两山茶业集团公司生产加工中心负责人介绍。 

  接下来,湄潭县将持续推进茶园基地建设、品牌提档升级、“全国新茶饮集聚区”建设、黔茶出山,以转型升级来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湄潭县有茶叶生产、加工、营销企业及加工大户769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35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31家、市级龙头企业38家,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产品涉及绿茶、红茶、黑茶及茶叶籽油、茶多酚、茶树花、茶花面、茶啤酒等综合开发产品。2024年湄潭茶叶总产量达6.94万吨、产值69.13亿元、综合收入近170亿元。

  携手新茶饮 开辟“新赛道”

  走进贵州逅唐茶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熟练地操控设备,将色选、除杂后的茶叶与茉莉花、玫瑰花等多种原料进行拼配、匀堆,包装后发往全国各地市场。

  据悉,贵州逅唐茶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湄潭首家新式茶饮生产企业,自2021年落户湄潭以来,一直聚焦当地优质茶叶资源,积极开展产品研发及生产,先后与全国100多个奶茶品牌、5万多家线下门店达成合作,为其提供新茶饮创意和拼配方案。 

  “我们在湄潭签约了2000余亩茶园,直接带动了300多户农户就业,每天生产成品20余吨,发往全国5万余个门店。”贵州逅唐茶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吴俊凯说。 

  2021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启动,珠海斗门与湄潭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两地围绕“让茶农每斤茶叶增收一块钱”目标,不断创新产业协作模式,瞄准新茶饮开辟湄潭茶产业转型升级“新赛道”,携手打造全国新茶饮产业生态圈,努力推动新茶饮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2024年9月,“新茶饮·珠遵造”粤黔协作珠海遵义共同推动的2024全国新茶饮供应链联盟(筹)成立大会在湄潭县举行。这是继2024年5月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战略启动后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两地共同打造新茶饮产业供应链新生态迈出了关键步伐。 

  近年来,湄潭县围绕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特色农业、绿色工业、生态旅游三产融合,规划打造了一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全省首个绿色食品工业园区,以茶叶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方向,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抢抓珠遵合作打造新茶饮供应链中心机遇,加快建设全国新茶饮集聚区、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聚焦茶出口开拓新市场,加快打造贵州茶叶出口贸易集聚区。截至目前,湄潭已与国内200多个品牌、6万多家线下门店建立合作关系。 

  “湄潭县已构建起以茶产业为核心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形成了从种植、加工、研发到品牌营销及茶旅融合的完整闭环。我们将加大优势品种的培育、茶产品的延伸、茶旅IP的打造,让茶产业链更加完善,体系更加健全,进一步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田徐说。

  茶旅一体 兴业惠民

  为满足消费者对以茶为主题的特色旅游体验的新需求,湄潭县将茶产业与自然景观、茶文化相融合,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村寨美、村民富”的茶旅融合发展新路。 

  位于湄潭的中国茶海拥有世界上连片面积最大的茶园,面积达4.3万亩。该景区新增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业态,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旅游打卡,观美景、品佳茗,体验休闲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