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青年红色热土谱华章

  在赤水市官渡镇桂花村直播间,返乡大学生化身直播助农志愿者推介农特产品。(遵义图库·张浪/摄)

  薪火传承:红色热土上的青春接力

  “90年前播下的红色火种,90年来赓续的红色血脉,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4月25日,在“青听1935,遵义会议精神宣讲示范活动暨启动仪式”上,来自不同领域的宣讲员以“传承红色基因 讲好遵义故事”为主题,讲述“迎红军”“遵义会议召开”“遵义大捷”等故事,让历史的回响,成为前行的力量。 

  湄潭县红漾黔湄宣讲团走进校园开展面对面、互动性宣讲交流,从“一把七星刀”到“红军智取遵义城”,精彩、生动的宣讲将学生们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望道“黔”行宣讲团从国际视野出发,运用不同语言,向来自日本、缅甸、玻利维亚、刚果等10余个国家的20余位浙大留学生,讲述遵义会议的那段历史以及浙大西迁的生动故事,实现跨越国界的思想传递与情感共鸣。 

  德阳科贸职业学院“薪火相传 时代转折靠青年”宣讲团精心筹备话剧《遵义1935:破晓之会》,用真挚的情感和动人的演出,让“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在一幕幕生动场景中熠熠生辉。 

  2024年以来,遵义市开展两轮大学生遵义会议精神志愿宣讲活动,让红色文化在青年群体中广泛传播传承。截至今年4月,全国722所高校1000支志愿宣讲团中,已有583所高校769支志愿宣讲团开展宣讲7924场,覆盖群众78万余人次。面向全市青少年开展遵义会议精神宣讲,累计宣讲1200场,覆盖40万余人次。 

  在宣讲过程中,各高校宣讲团还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创新,形成了以“宣讲”为核心,多种表现形式为载体的“1+N”宣讲模式。上海大学“沪与遵行”宣讲团推出专题宣讲,设置《毛泽东与遵义会议》《山“海”情 共“黔”行——“历史的选择”和“伟大的转折”》等9个主题,多维度深挖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有效提升宣讲针对性与灵活性。 

  红色宣讲不仅是历史的回顾,更是精神的传承。在遵义这片红色热土上,年轻人正以蓬勃的青春朝气,肩负起传播遵义会议精神的神圣使命,通过持续创新的宣讲实践,以丰富的形式、鲜活的内容,让遵义会议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挺膺担当:数字背后的青春作为

  2024年,共青团遵义市委以“政策赋能、平台聚能、服务聚势”铺就青年成长快车道。42个青年发展项目如星火燎原:“青DOU计划”孵化助农主播1163名,带动农产品销售额破千万元,让田间地头的“黔货”借云端出山;“扬帆计划”开辟2810个实习岗位,架起从校园到社会的“成长云梯”;“青年小店种草计划”两期孵化助力25家小微企业品牌升级,以青春创意激活市场动能…… 

  数字背后是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中国茅台·国之栋梁”“习酒·我的大学”逐梦奖学金、“芙蓉学子”公益助学等项目资助金额1300余万元,托举起4800余名学子的大学梦,45万元“壮苗计划”资金点亮2300余名乡村少年研学路,980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用脚步丈量基层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