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军总政治部旧址(新华社/图)
以传承红色历史文化为核心,叠加文创产品与互动体验功能,兼具爱国主义教育功能,让情怀与生活紧密结合。“胜利邮局”现在已成为娄山关景区新亮点,为游客带来独特的红色文化体验。
致力于对革命旧址的新形态开发与利用,遵义持续打造重点红色景区建设3D实景演出、露营基地等30余个业态融合项目,广泛开展重走长征路、青少年红色夏令营等红色研学活动……革命旧址和研学、旅游相互融合,红色文化品牌更加鲜亮,红色文旅持续升温,为这片红色热土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革命遗存再探寻
红色记忆代代传
红军长征途中在黔北地区留下了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在加强对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力度的同时,遵义也在加大对革命遗存的挖掘和探寻。
随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启动,遵义文物普查工作全面铺开。革命文物是普查的重点之一。
普查队员们穿行于乡间田野、高山荒林、城镇街道间,使用无人机、相机、卫星定位等现代科技设备,对遵义市境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详细地采集、拍照、绘图、测量和录入。对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同时调查、认定、登记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
4月22日,2025年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培训班在遵义开班。围绕革命文物资源管理、系统保护、片区建设、纪念馆展示、项目谋划、文物安全和“十五五”规划编制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在遵义进行培训、交流。
以此次普查为契机,遵义提升革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水平,充实遵义革命文物家底,增强红色文化底蕴。在对普查数据质量审核和开展文物认定后,将登记并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建立全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目录,逐级验收并向社会公布普查成果。
遵义革命文物的保护发展之路,既是对历史的虔诚守护,更是面向未来的创新突围。在这里,科技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让红色血脉永续流淌的载体;文旅不仅是产业形态,更是让革命精神直抵人心的桥梁。这种传统与现代的交响,或许正是这座城市红色文化历久弥新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