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跑出县域经济发展“加速度”

  后,将会提供19套住宿房间,可同时接待40名旅客。”项目现场技术负责人杨书安说。 

  近年来,绥阳县依托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等生态资源优势,成功培育了溶洞音乐艺术市场和艺术旅游市场,持续推出“洞穴+音乐”“洞穴+体育”“洞穴+诗歌”“溶洞+研学”等新兴业态,吸引众多游客、学生、探洞爱好者前来旅游、研学、探险,并持续完善景区沿线村庄基础设施,不断激发民宿产业发展活力。 

  针对区域内闲置房产,该镇进行了全面摸排,建立资产台账,并分类制定改造方案。通过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提供改造补贴等方式,盘活闲置资产,转化为精品民宿。截至目前,已改造闲置房产15处,新增民宿床位200余张。 

  今年,绥阳县将加快推进双河洞群洞穴旅居旅游生态圈建设,围绕“场景+住宿+多业态”发展模式,积极引进民宿主体来绥投资,培育申创“银山级”民宿2家,新增住宿业主体20家以上。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探索闲置资源资产再利用,努力增加群众收入。

  特色农业谱新篇

  绥阳是中国辣椒之乡,是贵州省优质辣椒主产区、黔北辣椒种植核心区,辣椒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辣椒面积30万亩,鲜辣椒产量达45万吨,产值13亿元以上,县域内共计椒农9万余户,拥有十分良好的种植基础。 

  绥阳县将辣椒产业作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紧盯市场导向,坚持全产业链扶优做强龙头企业,创新利益联结和产销对接机制,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抓好辣椒产业化提质升级、品牌创建、市场开拓,实现产业“上规模、提质量、增效益”,已初步形成“农、工、贸”一体,“产、加、销”一条龙的辣椒产业化发展格局。 

  目前,绥阳县建成辣椒现代化烘干线23条,有大小烘房200余间,同时配备仓库、泡椒房、冷冻房等辣椒加工功能用房,辣椒制品年加工能力达6万吨;绥阳县培育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辣椒龙头企业有遵义力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贵州大地源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辣椒产品主要有油辣椒、辣椒酱、辣椒面、糟辣椒、干辣椒5个系列,辣椒品牌有辣哈哈、诗乡辣妹、绥辣、味青春、詹旺玖等13个品牌,产品热销全国各地,部分产品远销韩国、南非、老挝、美国等市场。 

  作为中国金银花之乡,绥阳县着力抓好金银花产业发展,全县15个乡镇(街道)均实现了金银花的标准化种植,种植面积达24.25万亩。同时,绥阳县还不断延伸金银花产业链,引进培育金银花加工企业40余家,研发出了金银花“朵花茶”、金银花日化用品等40多个系列产品。 

  接下来,绥阳县将不断优化金银花产业结构和布局,积极探索农旅融合新模式,助推绥阳三产融合发展,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政企协作增活力

  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推动县域产业加快融入邻近大中城市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优质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的关键,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近日,走进绥阳县双胞胎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三栋生产大楼,车间里机器轰鸣,生产线高速运转。 

  该公司于2021年入驻绥阳,是一家专注猪饲料产品和禽料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于2022年4月正式投产。 

  “企业建在绥阳县,是因为这里交通方便,利于辐射周边县(区、市)的市场。在企业建设期间,绥阳县各个部门主动来现场实地考察,根据我们的需要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支持,优化精简手续,快速地帮助我们办好了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件。目前,企业发展蒸蒸日上,生产效益逐年提升。”该公司负责人刘松说。 

  如今在绥阳县,政府各部门在与企业沟通和对接中,找准合作契合点和着力点,企业也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合作农户共同富裕,政企协作共同推动经济发展。 

  绥阳县政务服务管理局以“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为目标,着力打造“贵人服务—绥时办”营商环境品牌,精准帮助企业和项目解决具体问题,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资金、项目精准直达企业,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 

  绥阳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副局长杨显茂表示:“我们将持续优化事项办理清单,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借助全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巩固好‘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成果,全力推进‘全域通办’‘乡镇就近办理’工作,努力实现让企业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切实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据悉,今年该县将不断完善“3+1+1”体系,持续发挥“大小金三角”招商机制作用,聚焦主导产业,发挥“链主”作用,细化完善“一图三清单”,聚焦“两城两角一企”开展重点招商,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