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兴特色产业 强县域经济

  贵州正安娜塔莎乐器制造有限公司吉他专利产品墙 (杨媛媛/摄)

  “公司计划用5至10年的时间,把铝制品制造产业全国上下游的‘朋友圈’引进正安,形成研发、制造、销售等为一体的铝制品制造产业链,打造从原材料供应、工艺配套、铝材精深加工一体化的铝产业生态圈,把铝制品产业发展成继吉他产业后的又一个产业集聚典范。”温州正霸卫浴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二来向记者道出公司今后的发展计划。

  “绿”镜里的致富经

  行走正安,漫山遍野的茶园自带“绿”镜。 

  进入4月,当地白茶迎来了黄金采收期。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瑞溪镇茶农郑世芳便走进茶园,快速将娇嫩的白茶收入篓中。 

  郑世芳是当地出了名的种茶能手,目前已种植40余亩白茶。“除去各项成本,一年有20余万元的收入,每年还可带动600余人次就业。”郑世芳说。 

  在瑞溪镇,靠着白茶“定期取钱”的群众有2565户11323人,茶产业成了当地村民的“绿色银行”。 

  2024年,瑞溪镇通过茶产业收入达到了9800余万元,发展白茶19000余亩。据悉,瑞溪镇今年通过茶产业有望实现1.2亿元收入。 

  截至2024年底,正安县茶园面积扩增至25万亩,其中白茶面积18万亩,覆盖全县20个镇(乡、街道)138个行政村,总产值10.4亿元以上,辐射带动茶农5.5万户20万余人,人均因茶增收3000元以上。 

  质优量大的正安白茶要攻占市场,实现产业接二连三发展,平台与销售渠道至关重要。2022年3月底投入运营的正安·中国西部白茶交易市场,作为正安白茶产业链的延伸线,是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尝试。当地政府通过实行“免租2年”优惠政策,目前已吸引了36家茶企入驻。 

  “店里的普通毛茶批发价每斤1000元左右,最好的精品白茶零售价每斤8000元。今年我们通过线上线下交易,已经预订出去4000多斤。”正安县怡人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首批入驻正安·中国西部白茶交易市场的茶企,公司总经理冯泽敏说,该市场给全国客商和当地茶企搭建了平台,生意越来越红火。 

  正安县还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县内10家企业在京东、天猫等各大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茶叶,2024年线上销售额达1000万元。

  “富矿精开”化资源优势为发展动能

  现已查明18种矿产资源,气能、风能、光能储备量丰富的正安县,是贵州省的能矿资源持有“大户”。 

  近年来,正安县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富矿精开”的部署要求,发挥矿产资源富集的比较优势,在资源勘查、资源配置、资源开采、资源利用上实现新突破,扎实推进页岩气、风能、光能等资源勘探开发利用,积极培育立足县域矿产资源优势的新兴产业集群,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早在2016年,正安就已探明有900亿立方米储量的页岩气,可连续开采近50年,日产气量达80万立方米左右,占全省年气产量三分之二,被誉为“黔北气舱”。 

  2018年,随着安页1井、安页2井、安页3井的钻探实施,拉开了贵州省页岩气规模化勘探开发利用的序幕。截至2024年底,贵州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年产量达2.64亿立方米,累计销售6.21亿立方米,产值6.59亿元。 

  “我们将利用页岩气稳定开采和便捷供给带给招商的有利条件,打通城市燃气、天然气化工等产业链,引进以LNG重卡为主的物流企业,逐步形成以页岩气为主要能源供应的工业产业集群,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壮大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安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能矿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班长孙勇说。 

  除了页岩气,正安县还全力推动新能源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条,不断壮大绿色经济。 

  2025年第一季度开工的重大项目中,能矿产业类项目3个,涵盖风电、光电、页岩气开发利用等领域,预计年产值可达2.45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790余个。 

  此外,2023年10月开工建设的中观镇天楼山风电场和市坪乡风电场项目已初见雏形。 

  在中观镇天楼山,风电装机设备正在有序施工。“目前,中观镇天楼山风电场项目已完成风力发电机组装机6台,并网发电2台,预计8月底全容量并网发电,年发电量约2亿度。”正安县天楼风电项目升压站及送出线路项目负责人任嘉乐说。 

  而位于市坪乡的另一个风电场项目,目前已完成风力发电机组装机4台,正在完善输出电路建设,预计8月底全容量并网发电,年发电量约1亿度。 

  “这两个项目并网发电后,可实现产值1.1亿元。新能源项目的建设不仅推动了节能减排,更将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正安县能矿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办公室负责人申康告诉记者。 

  在黔北的青山翠谷间,正安县正以奋进之姿绘就发展新篇、以生态之笔书写绿色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