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记者 向维忠 陈春江 播州融媒
在遵义,辣椒不仅是餐桌上的调味品,更是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作为贵州省辣椒产业的核心区域,遵义市通过构建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体系,推动辣椒产业提质升级,成为彰显贵州现代农业发展成效的典型示范。2024年,遵义辣椒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10亿元,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份额,更成功开拓国际市场,书写了从田间到全球的“红色传奇”。
科技赋能播种希望
初春,在虾子辣椒智慧产业园的温室里,工人们正将辣椒种子一颗颗放入育苗盘中。育苗工人范云侠一边操作一边介绍:“今天是我们育苗的最后一天,用的是128穴的育苗盘,一个人一天能播300盘左右。”
虾子辣椒智慧产业园作为辣椒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示范基地,今年育苗产能实现新突破,可满足4000余亩辣椒种植需求。产业园主管韩锋表示:“我们从2月中旬开始育苗,到3月初结束,4月中旬到5月初辣椒苗就能全部移栽完毕。”为推动辣椒产业提质升级,产业园还实施了换种工程,今年主要种植石辣一号、遵辣十号、遵椒子弹头等16个品种,其中70%为遵义本土辣椒品种。
“换种工程的实施,为遵义辣椒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韩锋说。
精深加工“钱”景好
在播州区三岔镇长山村的贵州一洛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剪把作业区一派繁忙景象。成堆的辣椒整齐摆放,工人们熟练地进行剪把操作。村民周正会在这里工作了三年,她笑着说:“一天收入有100多元,一个月能工作20天左右。”
腌制区里,二荆条、珠子椒等辣椒经过人工复检后,被投入调配好的盐水中。包装线上,工人们将灌装好盐水的泡椒产品整齐排放在封口机上封口。公司负责人张正秋告诉记者:“2024年我们收购了3000吨鲜椒,产出经济价值1000万元。全年固定工人30多人,临时用工80到100人,人工工资支出150万元。”
泡椒产品因存放时间长、附加值高、市场需求量大,成为辣椒加工环节的“明星产品”。张正秋表示:“公司新建了一个厂房,投资近200万元,主要用于电商产品的生产。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扩大产量,优先收购本地优质辣椒。”
遵义辣椒香飘万里
虾子中国辣椒城,是中国最大的辣椒专业批发市场之一,也是全国辣椒产业的重要集散中心。走进贵州山海辣业的车间,看到的是堆积如山的干辣椒和忙碌的工人。销售负责人周良鸿指着两台大型烘干设备介绍:“这种节能烘干机,每天能烘干20到25吨鲜椒,18个小时就能出干椒。”
贵州山海辣业负责人付中波从事辣椒销售已有30年,他凭借对辣椒产业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的市场经验,将公司发展壮大。“我们的产品主要销往川渝两地,因为那里是火锅消费的大市场,辣椒需求量很大。”付中波说,贵州辣椒口感好、品质高,深受市场欢迎。
据统计,虾子中国辣椒城2024年辣椒交易量35万吨,交易额70亿元。辣椒产品不仅销售至国内20多个省份,还出口到日本、韩国、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虾子中国辣椒城逐步发展成为全球辣椒贸易的枢纽。
乡村振兴“椒”响曲
2024年,遵义市辣椒采收面积达126.38万亩,鲜椒采收量154.92万吨,种植产值80.56亿元,分别占全省的33.8%、32.6%、39.2%;辣椒加工产值31.5亿元,占全省的29.4%;干辣椒交易额103亿元,占全省80%以上。辣椒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也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遵义将继续依托智慧农业和科技创新,推动辣椒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从育苗到加工,从销售到出口,遵义辣椒产业链的每一步都凝聚着科技与匠心的力量。这颗小小的辣椒正大显身手,为遵义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也为全球餐桌增添一抹亮丽的“贵州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