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警姚沛君在社区开展工作(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供图)
多、治安压力大的特点,袁红和同事们推出了“红色警务警民共建”模式,加强巡逻防控,让游客和居民更有安全感。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让群众少跑腿。此外,派出所还与社区、景区联动,开展安全宣传和应急演练,提升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胡智义老前辈常说,公安工作再难也要办,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们。”袁红认为,传承红色基因不仅要守护好红色地标,更要将老一辈民警的精神发扬光大。她经常组织年轻民警学习胡智义等老一辈民警的先进事迹,激励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守护红色地标的安全与安宁。
20年青春韶华,袁红在从警路上绽放出绚烂的光彩:全国二级英模、全省优秀户籍民警、个人一等功、个人嘉奖……袁红说,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更重了,哪怕再苦再累,都不会忘记警徽所赋予的职责和荣光。
姚沛君:是群众给了我前行力量
青年民警姚沛君说,在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工作的这段经历,是她职业生涯中重要的篇章,这堂“红色第一课”如同一颗种子,在心中早已生根发芽,成为激励自己一路前行的力量源泉。
和袁红一样,姚沛君也是土生土长的遵义姑娘。“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姑姑是一名人民警察,他们都是我的偶像。”高考那年,姚沛君报考了警官学校。
2022年,从警三年的姚沛君,从遵义市公安局红花岗公安分局长征派出所调到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工作。报到的第一天,派出所教导员袁红就带她来到遵义会议会址重温入警誓词。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姚沛君从警之初一位前辈对她的教导。此后的日子,她一直在用行动践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和记者聊起现在的社区民警工作,姚沛君眼中闪烁着光芒,话语中满是开心与满足。“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岗位,社区民警就像是多面体,既要扮演老师的角色,给群众答疑解惑;又要当好群众的朋友,与他们打成一片;还要担任调解员,帮助他们化解矛盾纠纷。”
姚沛君服务的红花岗区老城街道府后山社区属于“候鸟式”居住模式。工作日,年轻人和小孩较多,社区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周末则只剩下老年人,安静的氛围中又透着些许孤寂。面对这样复杂多变的人群结构,姚沛君有自己的工作方法:面对老年人,她亲切地称呼他们“婆婆”“奶奶”或“爷爷”,用孙女般的陪伴方式拉近距离;对于年轻人,则以朋友相待,从育儿话题入手,了解家庭情况,分享自己的经验与见解。
姚沛君认为,警察不仅是群众有困难时的依靠,更是日常生活中的朋友。只有平时多沟通,群众才会信任你。
“社区民警的工作重点在于脚踏实地开展群众工作,即便运用再多的科技手段,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脚步去丈量社区的每一寸土地,去了解群众的需求。”这些年来,姚沛君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社区居民常说:“有事就找那个社区民警妹儿,她靠谱!”
无论是调解矛盾,还是入户走访,姚沛君总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她的付出,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理解。当她怀孕时,电话安静了许多,因为大家都知道她的情况,尽量不打扰她;入户走访时,居民们总会递来茶水、拿出水果,或是留她吃饭。这些亲切的举动,姚沛君都铭记于心。
“社区民警可能是幸福感最多的一个群体,这种幸福感主要来源于群众的信任和肯定。”姚沛君表示,未来将继续用脚步丈量社区,真情守护每一位群众,让他们感受温暖与关怀,用实际行动践行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初心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