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市543家涉企服务机构共明确涉企服务专员1177名,组建203名法律及专家队伍,为企业提供政策宣讲、人才招聘、法律咨询、审批定制、问题协调、投诉举报等服务,保障“企业之家”高效运行。
目前,全市已实现“企业之家”功能向13个园区、217个镇(街)、1个商圈(新蒲新区六角井社区林达商圈)延伸,服务园区、镇(街道)、社区、商圈的能力基本具备,服务覆盖面有效扩大,成为政府服务企业的重要阵地。
贵州兴常美竹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竹代塑”生产企业,因是招商引资的外来企业,负责人长期在福建,他找到“企业之家”,希望帮助办理相关手续。“企业之家”涉企服务专员积极与该负责人联系,通过电话沟通等,将办好的手续邮递给他,贴心的服务增强了企业在赤水做大做强的信心。
“企业之家”充分调动各类涉企服务资源,充分发挥“分派转办、跟踪督办、回访评价”全闭环的平台作用。从2023年5月创建运行以来,全市需求类总办件8055件。
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途径
“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继续下大气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认真落实各项纾困政策”……在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每一项要求,都直击当前经营主体反应强烈且集中的痛点。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更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途径。
“250万的投标报价,如果要竞标,需收取2%的保证金,而如今用信用承诺函就可省去5万元,对企业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减负’”。大维工程咨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标专员谭六一说。这一“减负”得益于遵义市履约担保企业信用承诺制的推行。
近年来,遵义市探索投标保证金制度,经过试行后在全市推行履约担保企业信用承诺制。
遵义市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科科长黎黎说:“履约担保企业信用承诺制的核心就是充分发挥社会信用、工程保证保险市场机制的作用,把承诺函变‘真金’,从而缓解企业流动资金的压力。”
遵义市履约担保企业信用承诺制是我市不断提升和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活力的有力举措。
据统计,2024年,全市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企业通过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开具电子保函1649笔,为企业释放金额10737万元;纸质保函230笔,为企业释放金额976万元;企业承诺函2822笔,为企业释放金额17570万元。投标保证金非现金方式笔数占比91.3%,金额占比94%。
优化营商环境,既是攻坚之战,也是持久之战。近年来,遵义市提速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开办餐饮店、信用修复等13个“一件事”均已落地。加强线上线下渠道建设,提升了企业办事便利性,市场环境更加公平,市场秩序更加有序,政务服务效率显著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024年,全市共办理“一件事”36.76万余件。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给企业和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市民林永良在遵义经营着一家咨询公司,他有不少外地客户。自我市打通市、县、乡、村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后,林永良只需选择就近的政务服务中心或者网上办理,就可以办完所有事项,再也不用经常往外地跑,缩短了办事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遵义市还差异化推进了宅基地、开办民宿、公民婚育、水电气网开户与缴费等11个县级“一件事”的改革。
“以前跑十几个部门才能办成的事,现在进一扇门就能完成,太方便了。”律师唐维感慨道。
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在贵州省遵义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从事人事工作的刘定英,去年,退休“一件事”服务的推出,让办事时间减少了三分之二。
遵义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政务服务改革科科长何庆红说:“‘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了跨层级、跨部门的协作联动,全市建成‘24小时自助服务站’17个,自助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000余项;‘i遵义’城市综合服务平台接入政务服务事项1900余项;市、县、乡、村政务服务事项连接全市各个县(市、区)、254个乡镇,实现一般政务服务事项100%‘全程网办’。”
遵义市不断创新执法模式,提出了营商环境建设“721”工作模式(即用不低于70%的精力提供服务,用20%的精力教育和规范市场经营行为,用不高于10%的精力开展执法处罚),建立健全了涉企执法制度,实现了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整体大幅提升,行政执法社会满意度显著提高。
营商环境与干部作风紧密相连
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同营商环境密切相关,而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更与干部作风紧密相连。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