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

  贵州翰凯斯PIX无人驾驶小巴在测试行驶(来源:天眼新闻)

  文丨■ 彭耀永

  AI机器人定时巡检、一屏可览鸡舍内各种数据、鸡蛋自动输送、智能数蛋、鸡蛋分级智能系统……这极具科技感的一幕,出现在贵州梵净蛋谷食品有限公司海龙口养殖基地。 

  “传统养殖1个人只能养5千至1万只鸡,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我们现在2个人便可养殖管理10万只鸡,效率提升了5到10倍。”海龙口养殖场场长王全金说。 

  据了解,贵州梵净蛋谷食品有限公司位于铜仁市松桃县,是一家集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蛋鸡养殖基地。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改造,搭建出蛋鸡养殖全过程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平台和管理体系,目前养殖基地有鸡舍10栋,养殖100万羽蛋鸡,年产值达2.05亿元。 

  跟随工作人员走进8栋的鸡舍,一排排标准化养殖笼架排列有序,一台AI机器人发出亮光正在舍内进行日常巡检。 

  “我们每个圈舍内都配备有AI巡检机器人,机器人通过自研的人工智能网络模型,可以识别到死鸡、低产鸡、卡鸡、破蛋等异常行为,通过手机APP养殖员可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王全金说。 

  除AI巡检机器人外,舍内多处安装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温湿度、二氧化碳、氨气、风速、光照等环境参数变化,结合各阶段鸡群的环境标准需求,实现风窗、风机、灯光、排污装置的智能联动。同时,能够提供精确的数据分析报告,帮助养殖企业做出科学的管理决策,目前高品质鸡蛋的转化率已从65%提高到了78%。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该养殖场实现全程无人化鸡蛋采集,从圈舍内鸡蛋自动输送到蛋舍、自动清洗、杀菌、自动调头、自动分级等智能化功能。在鸡蛋运输过程中,后台工作人员可通过AI机器视觉智能计数系统,实时采集和统计鸡蛋数据。 

  从靠经验养鸡到靠数据养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所构建的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管理方式,让传统农业发生变革。贵州梵净蛋谷食品有限公司引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养殖业,催生质效双提升的“蝶变”是贵州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贵州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不断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在电力、医疗、有色金属等行业落地大模型应用,打造轮胎、电力、化工等50余个应用场景,20个大模型算法和应用通过备案。一批批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场景助推了贵州产业升级迭代,不断助力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贵州首条无人驾驶公交车线路落地花溪大学城,标志着贵阳载人自动驾驶实现从试验场到商业化运营的新突破,城市公共交通正迈向智能化时代。 

  据了解,这辆无人驾驶小巴(Robobus)由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生产。车身遍布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摄影头等传感器,通过搭配的人工智能AI算法处理,可感知外界,并将信息传回“大脑”处理,最终形成智能化的应对策略和行为。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它不仅能够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催生出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城市迈向智能新阶段,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近年来,贵州加速推进人工智能、AI大模型与各行业场景深度融合,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教育”相关应用帮助教师降低47.5%的作业手工批改率、减轻78.5%教师的学情分析压力。贵州轮胎公司利用人工智能、AI大模型等技术,有效提高生产制造的敏捷性和生产率,最终将产品缺陷减少了57%,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68%。“医保大模型”,目前全省已有35家定点医院完成全病例治理,相对人工审核效率提升100倍以上。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抓住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市场化机遇,在2025年聚焦重点领域打造50个以上大模型应用场景,坚持算力、数据、应用、产业联动,加快培育数字生产力,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