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红色基因传承的使命与担当

  游客在遵义市娄山关红军战斗纪念碑前瞻仰(遵义图库·娄山春/摄)

  多维构建传承创新体系

  让红色记忆永不褪色,让遵义会议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代代传承,是遵义的使命担当。从红色遗产保护、活化利用,到红色思政教育创新、红色文化融入基层治理,遵义多维构建红色基因传承创新体系,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2025年1月1日起,《贵州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条例》正式施行。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既是历史的责任,也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人民的期盼。 

  通过保护开发并重的红色遗存保护利用工程,遵义加大对革命遗址遗迹的修缮与维护力度,确保其历史风貌得以完整保留。同时,合理开发利用这些遗址,通过设置展览、讲解、开发情景剧、沉浸式体验项目等方式,实现红色遗产的活态化传承。 

  在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之际,遵义会议纪念馆对基本陈列《遵义会议 伟大转折》进行了数字化提升,让静态文物“活”起来、让场景“动”起来,让观众犹如身临其境,更直观地感受遵义会议的历史场景。这些数字化手段不仅有助于红色遗产的长期保存,还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途径,吸引了更多年轻群体关注红色文化。 

  围绕遵义会议相关历史,遵义大力推进纪念馆集群建设。遵义会议会址作为核心,周边配套建设了多个专题纪念馆,如遵义会议陈列馆、红军总政治部旧址陈列馆等。这些纪念馆通过现代化的展陈手段,生动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同时,随着文物普查和征集工作的深入开展,新收集发现了一批革命文物,收集整理了一批革命历史事迹,它们不仅是遵义会议历史的实物见证,更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物质载体,吸引着无数游客和研究者前来探寻历史真相,感受革命先辈的高尚情怀。 

  在保护利用好红色遗产的同时,遵义通过开展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工程,让红色基因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 

  遵义将红色文化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