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精神的时代价值
彪炳史册的遵义会议,因其具有伟大转折的意义而深入人心。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看似偶然的背后往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长征,一路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生存与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左”倾教条主义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使得红军陷入极度被动的局面,部队损失惨重,革命前途被重重阴霾笼罩。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遵义会议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一栋二层小楼里召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对当时的军事路线和领导权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会议批判了“左”倾军事路线的错误,重新肯定了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遵义会议的意义重大而深远,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这次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中国共产党在正确的路线指引下,不断走向胜利。
以“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为基本内涵的遵义会议精神,成为首批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之一。
围绕这一关键历史转折,近年来,学界对遵义会议精神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去年8月,在遵义举行的“遵义会议精神”理论研讨会上,全国各地的学者们挖掘遵义会议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形成一系列有深度、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对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等伟大精神进行阐释,为我们深刻理解伟大精神内核提供了丰富视角。
90年前召开的遵义会议形成的革命传统、孕育的宝贵精神,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成为遵义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遵义作为中国革命伟大转折地,历来有着一心向党、永跟党走的优良传统。遵义会议启示我们,拥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引,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所在。抚今追昔,全市干部群众更加深刻认识到“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的根本保证。
红色基因传承赋能高质量发展
90年前,遵义会议赋予了遵义的“伟大转折地”历史地位。
如今,贵州省委、省政府明确遵义“省域副中心”的战略定位。
在革命老区振兴中,遵义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方面,要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让遵义会议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另一方面,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在双重使命的引领下,遵义致力建设红色基因传承引领地,将红色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为革命老区振兴提供可借鉴的范例。
作为长征途中的关键节点,丰富的红色资源为遵义高质量发展赋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遵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黔川渝三地地相近、人相亲、文相通、心相连,均有着以“长征”为纽带的共同红色基因。遵义位于黔川渝结合部的核心位置,具备独特的地理优势。
借助这一契机,遵义以遵义会议会址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