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绥阳柳湾书院陈列图书(黄梅梅/摄)
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该乡依托农家书屋,组织开展仡佬族文化讲座、民族歌舞表演等活动,让村民在阅读中了解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
农家书屋的“+”模式,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还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在湄潭县湄江街道核桃坝村农家书屋,定期举办的茶叶种植技术培训,让茶农们在家门口就能学习和掌握科学种植方法,更好地帮助他们提升茶叶品质和产量。茶农吴艳兵说:“以前种茶全靠经验,现在通过学习掌握了科学的种植方法,茶叶的品质提高了,收入也增加了。”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振兴。遵义市的农家书屋正从单一的阅读空间,转变为多元化的农村公共文化平台,成为村民的“精神粮仓”、乡村的“文化地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小书屋照亮乡村新前景
“小书屋也有大作用。”纵览黔北乡村,一批批农家书屋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了乡村前行的道路。
农家书屋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涵养乡风文明、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文化人才的重要功能。它的打造,离不开“以民为本”的理念。近年来,遵义市通过精准对接村民需求,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图书资源,还通过文化活动和技术培训,将阅读与实践相结合,真正让农家书屋成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
“农家书屋的建设,不仅是文化设施的完善,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我们不仅要建起书屋,关键要让书屋真正发挥大作用。”遵义市委宣传部出版印刷和传媒监管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乡村阅读是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内容,遵义市积极利用财政专项资金加大对乡村阅读的支持,及时做好农家书屋提档升级和图书补充更新工作,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文化活动,在全民阅读、用好农家书屋阵地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接下来,遵义市将从“夯实阅读基础、健全阅读方式、拓展阅读活动”三个方面做实乡村全民阅读,在完善乡村阅读推广设施建设维护、跟进数字化赋能书屋多样化、落实乡村阅读活动的多样性等内容上下功夫,加强农家书屋书籍管理、用好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建立一支优秀的管理员队伍,积极探索“数字化+农家书屋”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激发村民阅读热情。持续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多样阅读活动,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相结合,让农家书屋成为遵义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
书香浸润乡村,文化赋能振兴,黔北乡野的书香正愈发浓郁,照亮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