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张白纸”“筑巢引凤”到引进企业、人才落地创业,再到如今形成吉他产业园,成功申报“中国吉他制造之乡”“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产品打出名气远销海外,正安走出了一条白手起家的创业之路,形成了提供数万个就业岗位的产业集群,助力“雁归兴正”,打造“吉他之都”,而这当中离不开国开行金融帮扶的支持。近年来,国开行在正安县发放产业项目贷款逾10亿元,支持了正安县返乡创业吉他产业园、白茶生产基地、易地搬迁就业园区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为正安县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赋能乡村振兴 擦亮民生底色
国开行在定点帮扶正安县期间,还致力于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补足基础设施短板,为正安县实现乡村振兴提供金融助力。
“水厂修通了,我们喝的水干净了,水龙头一拧就有水哗哗地流,再也不用担心水不够用了。”正安县市坪乡龙坪村村民覃顺志十分感慨。
村民口中的水厂,是国开行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污水处理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支持项目之一。
2024年,国开行先后向正安县乡村振兴安全饮水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投放8000万元,支持9个乡镇供水工程、污水工程、河道水生态治理工程建设,共计新建51座乡镇水厂、537座乡镇污水处理站,铺设1331公里供水管道、污水管网,持续巩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
国开行不断创新帮扶举措,强化人才支撑,先后选派12名干部到正安县挂职交流,并将帮扶链条延伸至村,构建起“省-市-县-乡-村-(包保)户”多层级帮扶工作体系,凝聚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与贵州省驻村帮扶工作合力,为正安县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2024年,国开行在江苏、海南、浙江等地举办“开发性金融定点帮扶地方干部培训班”6期,邀请正安县乡村振兴一线干部赴“两山”理念发源地湖州等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学习先进经验,以服务正安县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捐赠帮扶投入资金48万元,由正安县委组织部、正安县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三类人才”培训3000余人次。
加强教育保障 护航学子成长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
国开行重点支持正安教育等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帮助多个乡镇和县城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改善师生生活环境,让孩子享受优质教学服务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支持力度,助力贫困学子圆梦校园。
“多亏了国开行资助我们建设了新的食堂,食堂的环境变好了,学生吃得好、吃得安心,才能安心学习。”正安县第八中学校长黄崇佳说。
2024年底,正安县第一中学学生宿舍楼改造和实验室提质改造也全面完工。“新的宿舍楼规划很好,解决了留校学生的住宿问题,为他们提供了更优质的宿舍环境。”正安县第一中学教务处主任罗羿说。
除了项目建设,国开行贵州支行还助力贫困学子圆梦校园。2024年,国开行高质量服务正安县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贷受理工作,发放低息助学贷款1.14亿元,惠及9085名学生。截至目前,已累计向正安县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51963万元68780笔,支持全县24988名学生圆梦大学。
与此同时,国开行积极与各类社会公益组织合作,引入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慈善促进会,在正安县开展“彩烛工程”等一系列公益行动。设立“开行关爱奖励金”“开行相守计划”“青苗守护工程”等帮扶项目,组织开展开行青年助力“微心愿”等献爱心行动。积极引入学界科研力量,帮助正安县建设“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并安排捐赠资金支持教学站采购远程教学设备,助力正安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自2012年与正安县结对帮扶以来,国开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正安县手拉手、心连心,出实招、用实劲、求实效,取得的成效看得见、摸得着、有温度,为正安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组数据足以佐证。仅2024年,国开行向正安县投放资金4.99亿元,新增捐赠资金930万元,引入帮扶资金1366.3万元,重点支持正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等领域,助推正安县打造成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动正安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国开行累计向正安县投放资金逾92亿元,无偿捐赠7985万元,为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补短板、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持。
国开行派驻正安县挂职干部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决扛稳政策性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责任,扎实推动总分行关于定点帮扶的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助力正安县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