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 记者 周 粲 张雨辰
黄中敏表示,农业技术发展有一个过程,实现大数据、智慧化管理,需要通过对以往集成模块进行升级,融入更多的技术,从而形成技术质变。
“做梦都想要机器人遍地跑”,是贵州省政协委员、遵义劳仑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中敏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深切期盼。
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专业的黄中敏,深耕蔬菜育苗、种植领域23载。凭借丰富的从业经验和对行业敏锐的洞察力,黄中敏认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是精准化、标准化、规模化,必须要走智慧化管理的道路。发展现代化农业,必须摒弃粗放式的生产方式,而实现机械化是重要基础。
遵义劳仑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机械化率目前约为80%,智能温控设备、浇水系统、喷灌系统、通风系统均实现机械化操作,国际领先的自动化精量播种流水线及配套设施、温室自动化管理系统、监控系统等现代技术设备一应俱全,贯穿了育苗、播种、灌溉、施肥、运输等环节。
黄中敏始终将助推蔬菜产业高效化、科技化、现代化作为履职核心。她以每年至少一篇相关提案的频率,为贵州省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为了形成高质量提案,黄中敏每年前往云南、四川、重庆、山东等地,详细考察蔬菜种植模式、种植技术,了解市场、品种、种植结构及采收方式等有关情况。
大量的调研工作和对行业的深入思考,让黄中敏的提案深入而具体,得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2020年,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黄中敏提交提案《关于建设蔬菜产业集成技术模块的建议》,省农业农村厅予以答复,并加大了对“菜篮子”保供基地、上海外延蔬菜基地、黔菜入沪示范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的建设力度,在解决蔬菜生产重大技术问题、产销对接、发展特色优势单品和地方特色单品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作为省政协委员和行业从业者,黄中敏时刻关注并紧跟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攻破了“如何使育苗技术不受季节气候影响”等生产技术难题,形成了一个又一个蔬菜生产盈利单品。目前,遵义劳仑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同华中农业大学在育苗光照、气肥调节上开展了合作。
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黄中敏提交提案《关于蔬菜产业生产技术集成及基地建设的建议》。用她的话来说,这是五年前那份提案的“升级版”。黄中敏表示,农业技术发展有一个过程,实现大数据、智慧化管理,需要通过对以往集成模块进行升级,融入更多的技术,从而形成技术质变。
推动技术升级是为了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的目的是惠及群众。履职以来,黄中敏围绕蔬菜产业发展一共提交了7份提案,为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助力。黄中敏说:“希望这些提案对于贵州省蔬菜产业的发展,能够起到一些作用,同时让群众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