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画

  文图丨■ 记者 谭 波 叶小艳 周君娅

  走进位于汇川区1964文化创意园的遵匠非遗文创工坊,映入眼帘便是各种非遗手工作品。在非遗培训师的指导下,记者开启了新春非遗手工制作——DIY掐丝珐琅画。 

  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起于元代,盛行于明清,于2006年入选首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景泰蓝不是一种颜色,而是一项工艺,因其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所以又叫景泰蓝。 

  “其实景泰蓝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它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玻璃熔炼、冶金等专业技术于一体,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现在咱们做的掐丝珐琅,已经是工匠们改良和简化过的,只保留了制图、掐丝、点蓝和固色的步骤。”非遗培训师蒋龙艳边教边介绍道。 

  经过2个多小时的制作,记者终于完成了“巳巳如意”的掐丝珐琅作品,寓意新的一年事事如意。 

  遵匠非遗文创工坊负责人谈亮表示,“我们希望把更多的非遗技艺做成课程,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我们的非遗文化。” 

  数百年前,工匠们笔墨铺展,掐丝勾勒,点蓝烘烧,谱写了一首铜与火之歌。数百年后,都市人妙笔生花,潜心钻研,创意涌现,再续传统艺术的美与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