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佳节,浙江“95后”姑娘张琦彬在新疆阿勒泰将军山滑雪场,与几位雪友一同滑雪过年,迎接新春到来。
(新华社/图)
《工人日报》报道,随着全球对中国春节文化的关注度提升,海外多个城市纷纷举办春节庆祝活动,不仅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也进一步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而在国内,各地依托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特色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春节旅游热潮持续升温,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除了传统的文化游,冰雪游和避寒游成为春节假期的两大热门趋势,南北游客“互换”出行,旅游市场呈现新的流动格局。中国旅行社协会联合途牛发布的《2025春节旅游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哈尔滨凭借“白色经济”再度成为春节旅游市场的热门目的地之一,在东北冰雪旅游用户中,南方游客出游人次占比超过75%。与此同时,三亚、丽江、北海、西双版纳等地则因温暖的气候优势,吸引了大量北方游客前往度假,避寒游市场持续火爆。
随着消费者对旅游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高质量、个性化的出游体验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小团、纯玩、私家团等灵活度更高的旅游产品备受青睐,众信旅游集团媒介公关经理李梦然介绍,从春节旅游产品的预订情况来看,灵活自由的“一家一团”类产品咨询量同比增长150%。
春节假期的延长、免签政策的扩展以及国际航班的全面恢复,进一步点燃了中国游客的出境旅游热情,为全球旅游市场和相关经济体注入了新的活力。据新华网报道,各大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中国游客的跨境出行需求持续攀升,春节期间海外旅游市场呈现强劲复苏态势。
去哪儿平台统计,今年春节,中国游客的旅行足迹已覆盖全球2100余个境外城市,热门目的地遍及亚洲、欧洲、美洲及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环球网报道,途牛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港澳游也迎来爆发式增长,游客的消费需求愈发多元化,预订决策周期也呈现出“短平快”的特点。与此同时,高客单价、稀缺性旅游资源同样受到追捧。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回国探亲的留学生及工作人员、入境游游客以及春节出境游人群,构成了春节期间国际航线的主要客群。
不止出境游火热,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全球游客的目光也聚焦中国。随着来华便利政策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海外游客加入春运的人潮,踏上充满年味的“中国游”。从繁华都市到古镇乡村,中国的大街小巷迎来了众多外国游客,他们一边沉浸式体验春节氛围,一边在美食与购物之间穿梭,手机相册被中国的年味填满。
为迎接这一波国际游客热潮,各地纷纷推出以“非遗游”为核心的特色旅行线路,将地方人文风俗与文化体验相结合,打造别具一格的春节文化之旅。携程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海外游客预订“灯会”“京剧”“川剧变脸”等文化类项目的门票订单同比增长超过6倍,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正吸引越来越多国际游客深入探索。
环球网报道,中国去年推出的外籍人士过境免签政策持续释放红利。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各口岸免签入境外国人达2011.5万人次,同比激增112.3%。《南华早报》社评指出,中国对多个国家实施的免签政策已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入境游复苏,吸引越来越多外国游客选择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文章认为,恢复旅游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杠杆,中国政府计划在2025年继续推出更多鼓励外国游客入境的政策。
业内人士指出,春节文化的全球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中国正以其独特的节日魅力,向世界展现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与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
俄罗斯电视台数据称,2025年春节期间,俄罗斯游客对中国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前往中国的机票搜索和预订量较去年增长7倍,北京、上海、广州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春节经济的持续升温,正为中国及全球旅游市场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从北国的冰雪世界到南方的温暖海滨,从国内的文化名城到海外的异域风情,春节旅游热潮涌动,展现出全新的气象与活力,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的活力与韧性,也彰显了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出游方式的不断优化,旅游市场的供需结构正加速升级,为春节经济增添更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