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纸画新貌 花茂年年新

  游客在花茂村陶艺馆选购土陶产品(遵义图库·李仁军/摄)

  文丨■ 陈洁泉

  小青瓦、坡面屋、农家田、高草垛,舒展在一片星空下。 

  这一秀美乡村场景,来自一幅名为“花茂星空”的古法构皮纸山水画。画作展陈在贵州遵义花茂村“花茂人家”作坊里。 

  “画里是花茂村。”作坊创始人张胜迪介绍道。此画技法独树一帜,不少游客为之驻足。而作坊外,如画的实景更胜一筹。 

  走进花茂村,宽敞干净的柏油路将精致的黔北民居、碧绿的农家田、成片的温室大棚、创新的古法造纸作坊、特色的陶艺文创街区等串成风景线。 

  近年来,以一二三产融合、农旅文一体发展为目标,花茂村补产业短板、抓特色强融合,不断把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做“优”,文化产业做“精”,乡村旅游做“靓”,花茂村景美业兴一年一个样。 

  “花茂人家”就是花茂村的特色业态之一。就地取材、取景,在古纸上画“乡愁”,返乡创业的张胜迪将当地古法造纸的传统技艺做出新花样、衍生成文创产业,推出的山水画、油纸伞、花草纸灯等手工艺品渐成“特产”,深受游客喜爱。 

  眼下,张胜迪正赶制一大批精美工艺品,为即将迎客的遵义市1935文化街区“花茂人家”形象馆展销做准备。“下个月就要开业了,具有花茂特色的构皮纸工艺品将被更多人喜欢。”张胜迪说。 

  不远处,母氏陶艺馆内同样火热,土陶技艺传承人母先才一脸的笑容,正忙着为游客选购好的土陶文创产品进行包装。“从前烧酸菜坛,现在烧工艺品,没想到老手艺还能派上新用场。” 

  忙完一茬,母先才又赶忙补货,将一个个古色古香、形态丰富的土陶工艺品摆满橱窗。这几年,母先才不仅扩大了陶艺馆规模,开设了陶艺体验馆,还通过电商平台将土陶工艺品远销全国各地。花茂村的土陶文化焕发着新的生命力。 

  在此基础上,花茂村还深入挖掘红色、农耕文化,打造文化创意一条街、九丰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园、红色之家、乡愁小道农旅文化示范带。2023年,花茂村累计接待游客118万人次。 

  同时,花茂村的“饭碗田”也越种越好。以“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为发展模式,花茂村成立了绿动九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让村民实现“流转得租金、务工得薪金、入股得红金”。 

  营造诗情画意,唱起田园牧歌,景美业兴的花茂村更加“花繁叶茂”。2023年,花茂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5479.3元。

  (来源:人民网)